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3430吨低辐射废水排放入海 东电欲支付赔偿金|美俄宇航员携手升空庆祝加加林“飞天”50周年|厌恶官僚政治期变革 海地民间音乐人当选总统|
中国日报精选
汶川地震公墓守墓人的情结
2011-04-06 07:22:41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4月6日报道:与关心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大多数人不同,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马福洋一直在“照料”地震中丧生的人。

从2008年6月到去年9月,这位67岁的农民一直担任5·12汶川地震罹难人员公墓,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集体坟场的守墓人。地震发生后,解放军为掩埋遗体,将山腰上的半公顷玉米地改造成了集体坟场。当时,为了防止爆发大规模疫病,总共需要掩埋6000多具遗体,这个数字占到了震前汶川县映秀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由于需要掩埋那次8级强震中9%的遇难者遗体,而时间又非常有限,人们无法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理。于是,人们用挖掘机挖出条条沟壑,将身份未得到确认的遇难者遗体装进遗体袋,按照这些遗体被发现的地点安放在集体坟场中,然后用石灰和黄土将他们掩埋。

在这些被掩埋的遇难者遗体中,有马福洋12岁的孙女马红叶(音)。映秀小学在地震中因房屋倒塌而遇难的学生有300多名,马红叶就是其中之一。

马福洋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当时他在茂县给一家家庭装修公司做厨师。地震发生后,由于道路被毁,他花了12天时间才从茂县回到余子溪村。

因为自己的孙女在那里遇难,因此,2008年6月25日集体坟场作为地震罹难人员公墓开放时,马福洋自愿到那里工作,担任公墓的守墓人。

71岁的胡建国曾和马福祥一样,也是汶川地震罹难人员公墓的守墓人。

马福洋说,第一年他和胡建国经常听到遇难者家属前来悼念时悲痛的哭声。

他回忆道,“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学生跪在一个土丘前,他们认为自己的老师埋在那里。这些学生留着眼泪,唱着老师生前最喜欢的歌。”

“一名男子的亲人在映秀的一处施工现场遇难了。这名男子从福建赶来,在公墓哭了三天,让我也觉得好伤心。”

但最让他感到难过的,是来自浙江的两对夫妇。他们两家的孩子毕业后来到四川映秀的发电厂工作。在映秀,这两个孩子结了婚,之后却都被那场撼天动地的地震夺去了生命。每年4月4日至6日的清明节假期,四位老人都会来到汶川地震罹难人员公墓“看望”两个孩子,怀念他们在世时的样子,给他们扫墓、烧纸钱。

“甚至在他们还没走到公墓的时候,你就能听到他们的哭声了。”马福祥回忆道。

“那位母亲实在太悲痛了,她摔倒在地上,大哭着,手用力地挖着黄土,指甲都弯了。”

马福洋和胡建国试着安慰两对夫妇,但无济于事。

“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死者的家人,但我不是心理医生,我只是个乡下人,我所能做的只是简单地说一句,别难过了,节哀吧。”

马福祥回忆道,对于那些整天整日在公墓哀悼亲人的人们,每天公墓闭门时间到的时候,马福洋要劝他们回家,也只能说这些。

除了震区灾民得到安置前国家拨付给他们每人每月550元的生活补助外,马福洋和胡建国因为每天在公墓朝八晚六的工作,每月还能从国家那里多得到550元的补贴。

他们两人都于去年九月退了休。

如今,马福洋和其他五名亲人住在山坡上建起的一座小棚子里,走10分钟就可以到公墓。他说,“这些日子以来,很少有人哭的那么伤心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也不再那么悲伤了。”

政府为马福洋家以及其他各家各户在镇上的震区建起了90平米的新居,新居建筑费用中的大部分(约5万元)由政府支付,余下1万元由各家在搬进新居前自己支付。

马福洋指着镇上的新房子说,“目前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所以还没拿到钥匙。”

但马福洋对此没有怨言。有了政府给予的每人每月550元的补贴,现在,他们家相当于每个月有3300元的“收入”,应该能为搬入新居攒足所需要的钱。

搬入新居后,马福洋和胡建国就不能得到政府每月给予的550元的补贴了,但是他们可以享受镇上的社保福利。

马福洋说,过去一年中,每当去镇上买菜路过公墓时,他还是会进去走走。他说,“我并不是怀念我的工作,只是在公墓工作久了,对公墓有种特殊的情结。”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4/06/content_12276607.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黄志凌    外籍编辑 Erik Nilsson    编译 赵欣莹    编辑 潘忠明)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骇人鬼城:核事故污染地区
为避辐射,13万人撤离,如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周围的隔离区仍是一座空空的“鬼城”。 >> 详细

论坛
15个最热辣的啦啦队长
啦啦队长是性感尤物,短裙,翻转,男人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热辣女孩都在啦啦队。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