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城中、城在绿中、高效率慢生活”,这便是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的诉求所在。
 |
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冯璐摄) |
为探究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发展路径和试点样本经验,5月30日,由广东省网信办指导,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网信办主办,新华网广东分公司承办的“佛山:一座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之路”网络媒体采风活动走进了滨河生态廊道。
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是东平河生态廊道的示范段,也是佛山市“三年城市升级计划”的重点项目。项目以“水”、“绿”、“香”为理念,以尊重自然生态、保护水环境为原则,以营造城市森林为目标,优化城市生态景观。目前,佛山新城已全面建成5公里、平均宽度达100米的滨河生态廊道,并通过绿道建设往东与北滘实现了对接连通,打造出一条近30公里长的滨河生态廊道,让市民骑车就可以自由地享受滨河生态廊道的各项休闲设施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
免费对市民开放的露天游泳池。 |
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发挥吸碳制氧、保土蓄水和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其植物配置强调乡土性、特色性及多样性结合,以常绿阔叶林为群种,种植了樟树、秋枫、桃花心木、木棉等乔木117种及鸭脚木、龙船花、变叶木等灌木128种。项目充分保护了东平河原有河滩的生态环境,通过恢复河岸缓冲带、修复沿河浅滩,打造成浅滩、河漫滩等多样的生态水体形态,建成全市最大的城市中心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引种淡水红树林,在重要节点上试种名优樱花、推广种植珍稀茶花,较好地营造了特色植物景观。
目前,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生态效益逐步显现。据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系统调查,2014年在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栖息的鸟类共计11目29科60种,占全国鸟类总种数的4.38%,占全省已记录鸟类总种数的11.76%,并保育、招引和扩繁了萤火虫、螃蜞、鹭鸟等代表性生态指示物种种群。
 |
树荫将大面积的天空挡住,为市民带来清凉和舒爽。(冯璐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