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学者:工业发展之初强调生态发展效果会更好
Updated: 2012-07-12 13:35
|
|||||||||||
对于贵州如何发展自己的工业现代化,坊间一度有一些争议的声音传出,一些观点认为,工业化是贵州进入现代化唯一的道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兼顾生态保护;另外一种声音则认为,工业化会污染和破坏贵州的生态和环境,得不偿失。在日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怎么理解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是完全矛盾还是可以兼顾?中国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政要和专家。
欧洲学者:工业发展之初强调生态发展效果会更好
阿克塞尔•普鲁士来自工业最为发达国家之一的的德国,是亚琛工业大学开采损害防治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教授、所长。在他看来,从欧洲国家包括德国走过的道路上,要想到达现代化,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但工业化必须是第一步。
他说,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不矛盾,当前,在德国的许多城市中,就有很多世界级的工业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变成生态良好的城市了。如果在工业发展之初强调生态发展,效果会更好。
同样是来自欧洲工业发达国家英国,杰弗瑞•伯顿很赞赏当前贵州贵阳的生态文明实践,这个爱丁堡大学地球环境专家、爱丁堡大学前副校长、荣休教授,对于当下世界的环境污染是担忧的,他说,自人类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一改变,正是对全球环境造成冲击的主要因素。它对环境的影响是多元的,不仅是碳排放及气候变化,还有资源的消耗,土地的流失等诸多问题。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于这一系列问题,人类还不能扭转局面。
“我很高兴有像贵阳这样的城市正在朝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永远不够的,除非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方式,达成国际协定。但不幸的是,我们缺少这样的机制,缺少一个国际性的政府来处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问我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探讨是否能实现生态文明,我要告诉你,我们还要做更多,我们必须采取更多更有力更实际的行动!
对于“生态城市”的实践建设,伯顿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它们仍需消耗各种资源,但现在状况已经大大改善。“我们需要超越对传统的‘生态之城’的理解,我们要做的,首先要改变自己对物质文明的传统看法,因为通常人们都喜欢尽可能大的房子,买尽可能多的车,生尽可能多的小孩。第二是减缓人口压力。第三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政府机构。第四是教育水平的提高。这几点都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