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将于本月15日和16日在巴西利亚举行,届时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四国领导人将于会,并再次讨论包括国际金融秩序在内的一些重要问题。与去年6月在俄罗斯召开的首次峰会时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威胁已有所降低,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一些国家已率先走出危机,俄罗斯和美国等也出现明显好转。但继续克服危机影响、加速改革国际经济秩序,完善“20国集团”运作机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保和节约能源等现实紧迫问题,仍需“金砖四国”和“20国集团”及世界各国继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金砖四国”登上国际舞台不仅是一个“传说”,而是时代的必然。它已经从一个经济学术概念,发展成新兴大国的新型合作机制,成为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模式、不同文明携手合作的范例和新平台。同时,它代表国际新型经济体在新世纪的迅速崛起,四国作为有区域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其国际作用力不仅局限于经济,也包括政治、安全、文化等各个方面,只是这种凝聚力产生放大和发散效应的过程刚刚开始。应当说,在目前的“20国集团”中,“金砖四国”是除西方“七国”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国家集团。四国协商一致本身就能部分影响峰会主题和进程,四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密切合作,必然会对完善现有国际秩序,构建未来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做出新贡献。
2009年首次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定了该组织未来的行动目标,它也为第二次峰会召开奠定了政治基础。本次峰会主席国巴西总统卢拉提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为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国际社会需要找到一种“民主且平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尤其是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过去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了扩大发展中国家表决权的比重,但这仍然是“小修小补”,未能触动这两个组织仍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这一根本事实。如果改革到此为止,世界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并不会减少。“金砖四国”和发展中国家强烈希望这些机构实行更大幅度的改革,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拥有更多话语权、表决权。
“金砖四国”的合作不同于“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它从成立之时起,就是以全球为舞台,讨论和协调全球事务是其主要职能。世界正在发生大变革,多极化趋势在加快形成,在此背景下,“金砖四国”登台亮相和迅速进入“角色”至关重要。从此次峰会所敲定的议题看,如何加快消除金融危机影响,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声音和影响,推动多边主义发展,重视解决气候变化,建立合理、高效、安全的能源供求体系等,无一不涉及世界的进步和安危。四国领导人的会晤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6月在加拿大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做准备,会议成果将会对20国集团峰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现在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国之间合作与国家集团间合作并举的时代,大国间不再追求“零和”,而是期望双赢和多赢,国家集团间也不再营垒分明,而更多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还有他”。各类国家集团峰会越开越多,而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则越来越雷同或一致。这些变化本身说明世界在“变小”,各方关注的问题更“集中”,彼此达成妥协和一致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金砖四国”第二次峰会取得预想成果充满期待。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 研究员王郦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