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日本福岛核电站17名工人又遭辐射|俄罗斯议会严整风纪 女议员将不能穿超短裙|全球4000城市熄灯一小时 “熊猫”巴黎吁环保|
环球在线>要闻
人权还是石油?西方围殴利比亚为了啥?
2011-03-27 15:40:07      来源:南方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据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22日宣布,自19日西方联军对利比亚连续4天采取军事行动以来,在利比亚领空共执行了336次飞行任务,其中108次为空中打击。

担任对利比亚军事打击联合指挥部参谋长的美国海军少将杰拉尔德·许贝尔说,利比亚的禁飞区已覆盖该国整个沿海地区,利比亚空军已遭极大削弱,过去24小时内,利比亚没有飞机起飞。

美军高级官员23日连线五角大楼一个新闻发布会说,随着禁飞区在利比亚的建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

联合国难民署表示,目前已有32万难民逃离利比亚。

阿拉伯媒体有评论称,阿盟和非盟已经意识到,它们心目中的“禁飞区”已经走样,法英美等国的军事行动显然已偏离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指明的方向。阿盟公开谴责对利动武,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也呼吁立刻停止军事打击。

从这些消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如下几点:

1、尽管在安理会1973号决议通过后,利比亚马上宣布遵守该决议,但西方仍然对利比亚的重要目标进行了几轮有效的空袭。

2、西方的空袭已经使利比亚的空防瓦解,利比亚的空军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3、西方并不满足于“禁飞区”的设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禁飞”演变为“禁政府军的武装”。

4、战争已经导致大量难民的产生,目前已经有32万难民“逃离”利比亚。显然,在利比亚国内,还存在大量由于主观不愿意或客观不允许“逃离”利比亚的难民。

5、力主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阿盟和非盟已经意识到,法英美等国的军事行动显然已偏离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指明的方向,它们心目中的“禁飞区”已经走样。按照通常的理解,“禁飞区”应该是不允许利比亚的战机升空,以保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免遭空袭,从而达到保护民众目的。但西方利用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实施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不仅有违阿盟和非盟同意设立“禁飞区”的本意,甚至有支解利比亚之嫌。以至于埃及驻阿盟代表瓦哈布在22日举行的阿盟常务磋商会上呼吁“限制”当前在利比亚禁飞区的军事活动,建议,禁飞应仅限制利比亚军用飞机,同时要求保证利比亚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事情已经很明显,西方力图搞掉卡扎菲,扶持一个听命于西方的政府上台。虽然这违背了“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国际关系准则。但是,强权就是强权,弱肉强食依然是弱肉强食,并不因为现在是21世纪就改变了丛林法则的游戏规则。

这不是“人道主义”的遮羞布所能够遮掩的。

在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西方的眼睛没有离开过利比亚地下的石油。就象曾经对待的伊拉克的萨达姆一样:不亲西方,想用自己国家的石油资源作为对抗西方的武器,迟早会被西方实施“人道主义”干涉。当然,这种“人道主义”干涉通常是以巡航导弹等高科技武器为先导。

目前,战争已经造成了几十万的难民。也许在西方看来,这是在利比亚实现“人权”的必要代价。问题在于,利比亚多数人以及难民愿意接受以这样的方式来保障他们的“人权”吗?他们的“人权”的实现程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甚至连生存权都无法得到保障?

要石油就要石油,干脆点,别叽叽歪歪地说是为了利比亚人民的“人权”!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伤胃大恶习:你中招没?
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很多习惯会给胃带来严重的伤害。 >> 详细

论坛
美国总统车队大揭秘
一般来说,总统的车队大概会有27辆车,基本上是视地方不同,车队车辆数目也会不同。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