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来宾只捐款不送礼 威廉王子将办“慈善婚礼”|2025年乘何种飞机? 美宇航局告诉你三种可能|纽约93岁黑帮“教父”被判8年监禁 最擅长匿尸|
环球在线>外媒观点
基辛格撰文分析中美关系:观念上重合部分较少
2011-01-17 11:06:22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美即将举行首脑会晤,此时两国之间在多项事务上也有进步。不过两国都面临着国内精英强调冲突而不是合作的局面。

我接触的中国人,不论是政府或民间人士,大多数都相信美国试图遏制中国;而美国的战略家们,则一直强调中国的经济势力和军事实力的增长。

但全球化的特点和现代科技的发展,都迫使美国和中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互动。一个国家的兴起并不一定带来冲突。在20世纪美国的崛起就是个例子。即便人们常说的德国崛起导致英国和德国的冲突,其实也并非不可避免。

中美关系应该调整。在大多数现代事务中,两国有充分的合作。不过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两国在互动中,观念上重合的部分比较少。冷战时期因为有共同敌人,所以两国观念颇有一致之处,但现在还不够。

中美都认为本国价值是独特的,因此要调和这种“独特”观对中美关系来说是个挑战。

美国认为自己独特,所以觉得其他社会接受美国价值观是自然而然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是主动决定介入还是不介入,它也倾向于认为所有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它的决策是单一思维的,对久拖不决的谈判僵局也没有耐心;而中国则认为,中国现在不是崛起而是复兴,中国过去200年的贫弱才是不正常,中国近代是被动地接触外界的,在中国看来,很多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任务是“如何与这些问题共处”,中国考虑问题往往是综合的。

朝鲜问题就是一个例子。美国的目标是无核化,而中国则把无核化看成只是目标之一,更担心朝鲜政权变化会对中国和东北亚格局有何影响。此外,美国常常在具体事务上要求中国承担“国际责任”,但中国则从整个国际秩序层面考虑问题。

一个重要的现实是,中美两国谁也不会控制住对方,而冲突又会耗尽它们各自的精力。建立一个“太平洋共同体”的观点,可能是避免形成对抗集团的一个办法。中美应该有顾问机制,就两国共同的长期目标设定和立场的协调做工作。当然双方还要创立互相尊重和合作的传统,让未来的领导能够继续合作,把即将出现的世界秩序当成两国共同的事业来做。

(原载1月14日《华盛顿邮报》,作者是美国前国务卿)摘译/钱克锦

(来源:羊城晚报)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他们竟如此疯狂挤火车
又到一年春运,中国人为求一票可为费尽了心思,但这个国家的火车居然挤成了这样! >> 详细

论坛
日本黑帮为何热爱刺青
日本的黑帮众多来历不一,各帮派自己描述的起源也很复杂,但各派肯定少不了刺青。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