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英国海域惊现螳螂虾 凶猛程度令人生畏|圣诞树奇闻:电鳗点亮彩灯 猫捉老鼠被卡|墨西哥偷油贼弄破输油管道 火势夺命28条|
环球在线>外媒观点
香港为啥没北京“堵”?
2010-12-21 10:2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说,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与香港大体相同,但是北京的交通拥堵程度却甚于香港。文章列举有关实例,在三个方面说明了香港为啥没北京“堵”。

文章摘编如下:

目前,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与香港大体相同,都是四百几十万辆,但北京的交通拥堵程度却甚于香港。如果把面积因素加上去,北京的“病症”就显得更为严重,因为香港总面积是1000平方公里挂零,还被海面分割成港岛、九龙半岛、大屿山岛等几块,而北京是16000多平方公里的一整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笔者只用亲身经历的一个小实例,说明其中的一些“奥秘”。在香港常驻时,经常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主办方安排座位一般都是按姓氏“归堆”。于是一生二熟,与一些同一姓氏的同胞,最快成了朋友;而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简称“W 老”,知名企业家,亿万富豪)、一位50来岁的“中先生”(简称“W 中”,一家中资企业负责人,相当于处级)则是我经常的“左邻右舍”。

一次晚间的聚会结束,已经近11点,我们乘同一电梯下到底层,道别后“分道扬镳”。寻找地铁入口的我,无意间发现:“W 老”在太太的搀扶下,钻进一辆出租车,乘车离去;“W 中”在路边稍等片刻,被一辆黑色奔驰接走。不久后的又一次聚会时,我忍不住问“左邻”:“您有私家车吗?”答曰:“有啊。”“那为什么前次聚会我看您与太太是乘出租车走的呢?”答曰:“参加这种活动,用私家车划不来。一般活动得四五个钟头,一个钟头停车费30元,四五个钟头就是一百几;影响了司机休息,还得给加班费。乘的士回家,既方便又省钱,随到随走,几十元搞定。”企业家就是企业家,经济账算得多精细!而且,回答得那么坦然,并没觉得“打的”会使他这位亿万富翁“丢面子”。

散席后,我们依然是乘同一电梯,“右舍”的“W 中”问我“有车接吗”,我说“没有”。他很热心地说“同一方向”、“可以用我的车送你”。很明显,虽然也属于企业家,但“W 中”姓“公”,“他的车”也是公家配的,根本用不着为“划算不划算”操心,“有没有面子”倒成了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而据我观察,香港政府的公职人员参加这类社会活动,绝大多数也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

这件好几年前发生的小事,笔者过去主要感慨企业家姓私与姓公的区别,最近才与交通拥堵联系起来。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三点香港拥堵逊于北京的原因,一是私家车使用成本很高,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域,“逼”着人们不能不算细账,连亿万富翁也不例外;二是公共交通设施发达、方便,“拉”着人们不能不优先选择,有钱人也经不住“诱惑”;三是机动车保有量虽然很大,但公务车比例很小,使用又被严格监控。据了解,香港许多机构根本就不设公务车,一般公务出行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特殊情况下则临时租车。

(来源:中新网 吴酩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本网记者参加青岛博客笔会
青岛的保障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有幸参观了青岛最大廉租房工程---康居公寓廉租住房。 >> 详细

论坛
很搞笑的名人肖像漫画
西方人认为用幽默、讽刺而又形象的方法展现名人的特征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