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后奥运时代,国家体育总局在三大球项目上同时推行少帅路线,于是女排、男篮和男足这三支最受国人关注的国家队一起迎来了三张新面孔。然而,几个月之后,43岁的蔡斌、34岁的郭士强和44岁的高洪波都同时承受着战绩不佳带来的阵痛。问题何在?出路何在?是坚持还是放弃?从管理层到少帅本人都正处于危机与希望并存的十字路口。

女排主帅蔡斌
性格缺少霸气
都说年轻气盛,但这三位少帅却都是圈里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当初,三个人一上任,外界奉上的评语都无一例外地带上了这么一句话:“人缘好”。但谁也没想到,恰恰是这个“人缘好”成了阻碍他们成功的绊脚石。
蔡斌上任以来从没跟队员在公开场合红过脸,总决赛最后一战惨败于德国队,蔡斌终于忍不住暂时性地来了一次爆发,但即便是斥责,也是细声细语,说的也尽是些“一传太慢,二传手型不对”之列的技术问题,每一次暂停,蔡斌也总是细心指出队员的技术不足,从来不会对形同梦游的队员来一通“醍醐灌顶”。无独有偶,郭士强和高洪波也都同样属于一个类型,即便是亚锦赛决赛一败涂地,郭士强首先想到的也是将责任大包大揽,说队员尽心尽力。
殊不知,一个成功的教练,一个吹风机式的大嗓门必不可少。曼联弟子之所以人人奋勇,主要就是怕在中场休息时挨老爵爷的“板子”,约旦男篮的老教练帕尔马,在场边的作用几乎就是骂每一个表现不能令他满意的队员……队员在场上表现不佳,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技战术出现了问题,更多的是心态、状态有了起伏。这个时候一顿臭骂显然要比讲解战术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