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菲律宾人制造“大白兔”冤案
[ 2007-09-24 17:20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不久前,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最大的连锁卖场SM商城,记者拿起一包熟悉的“大白兔”奶糖,可仔细一看,发现此“大白兔”非彼“大白兔”。这种产自当地的黄油硬 糖,与中国产的“大白兔”奶糖,在商标和包装上近乎相同,口味却相距甚远。当记者询问有没有进口“大白兔”时,售货员回答说:“只有这一种。难道你没看电视吗?!”

这让记者想起了7月16日菲律宾两大电视台公布的菲卫生部下属食品药品局的单方面公告——产自中国的“大白兔”奶糖等四种进口食品,经化验含有甲醛……消息迅速在菲律宾蔓延开来,引发了拒售、拒买中国食品的浪潮。不久,人们就发现,制造这一事件的,竟是菲卫生部长弗朗西斯科·杜克,以及其下属的食品药品局副局长乔舒亚·拉莫斯。

单方面突然行动

今年5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肆炒作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菲律宾相关部门立即跟进。6月29日,由杜克统领的菲卫生部警告消费者:“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因为中国政府已查出180家食品工厂的产品含有甲醛、非法染料和化工蜡等物质。”杜克甚至亲自出马:“公众要爱国,要购买本国 生产的食品,不要购买从中国进口的食品。虽然中国产品可能相对便宜一些,但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我们首先会因为节约金钱而高兴,但在我们的家人生病后,我们就会因为 购买这些便宜的中国产品而受到诅咒。”他还向媒体透露,菲海关刚刚没收了一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因为菲方怀疑这些食品中含有工业化学品。

7月16 日,杜克的下属拉莫斯出动了。他突然向两大电视台发布警告:根据他们从市场上采集的样本,发现中国生产的4种食品含有危害人身安全的甲醛。这些食品中就包括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白兔”奶糖。拉莫斯还“奉劝”销费者不要购买上述食品,同时要求进口商、经销商在15-30天内将上述产品撤下架。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对于样本来自何处、产品含甲醛的具体比例和数据等关键性问题,拉莫斯统统拒绝做出说明。他只是振振有词地声称,菲食品药品局对中国食品的检测已进行了近两个月,他们还将对登记在册的861种中国进口食品进行普查,准备随时向媒体公布第二批“黑名单”。

由于拉莫斯发布检测公告前后均未向中方进行通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商务处代表知情后,立刻与菲食品药品局进行交涉,但对方直到7月20日才同意会面。在会面中,拉莫斯仍然坚持原先的主张,还拒绝了中国使馆商务处代表带回部分样品的要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