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推荐首页> 正文
中国动漫,如何抢滩海外?
[ 2007-10-26 15:5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年来,中国动漫业发展迅猛。前几年,还只见外国卡通片涌进来,很少见到民族动画片走出去——有人形容为:只见“唐老鸭”访华、不见“孙悟空”出国;可如今,出国的已经不仅仅是“孙悟空”、“哪吒”等传统角色,“天眼”、“中华小子”……一系列国产原创动画形象逐渐抢滩海外市场,悄然来到外国孩子身边。在国际大型动漫交易展会上,也连续出现了中国动漫的摊位。

那么,中国动漫为何要“出国”?如今在国际市场上的态势究竟如何?出国需要跨过什么门槛?应该怎样跨越?——本报记者分别连线学界、业界三方嘉宾,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瞄准海外的动画片片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①态势如何?

还刚刚起步,但已取得一定进展;出国作品数量日益增多,民营公司纷纷进军

记者:中国动漫进军国际市场,近年来呈现什么态势?

余培侠:国产原创动画片出国,这两年才刚刚起步。总的来说,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还比较低,售价也比较低,大家还在探索,还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打入,更不能说占领。但是,比起前几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认为呈现出这样两个特点:

一是出国作品数量日益增多。前几年,只有少数几部能到国外去发行,央视的《西游记》、《哪吒传奇》、《小鲤鱼历险记》,通过央视国际总公司发行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央视“三大片”,因为数量非常少。可是现在,《天眼》、《中华小子》、《蓝猫淘气三千问》等,数量丰富了,类型也增多了。

二是民营公司开始纷纷进军国际市场。这是个新特点。像出品《天眼》、《魔幻仙踪》的浙江中南卡通影视公司、出品《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三辰卡通公司等就是比较有实力的民营公司,他们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

此外,合拍片逐渐出现。《中华小子》是上海今日动画公司与法国合拍的,在国外的销售很不错。

②困难何在?

品牌不硬、发行渠道不成熟、缺乏国际经验、投资成本高造成的高风险……

记者:不能真正打入,说明有一些障碍。制约国产动漫海外畅游的因素有哪些呢?

余培侠:我认为,主要是能打出品牌的原创动漫作品还不多。有品牌,才算立了足。必须塑造出中国自己的动漫形象,有自己的风格,形成独特优势,才能赢得国际市场。好多国产动画片,不客气地说,在国内竞争都不行,怎么出国?

还有,展示平台、发行渠道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总的来说,我们的展示平台、发行渠道、营销网络还很薄弱。渠道不成熟,产品不可能卖得好。且不说渠道,就展示平台而言——比如说,法国戛纳电视节是国际最大的动漫交易市场之一,而参加这个展会的中国公司还不多。

孙立军:我认为,缺乏国际经验是重要原因。对于国际市场水有多深,由于我们刚下水,认识还不足。比如,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外国观众的口味?非常欧化的,人家自己家门口就有,未必喜欢你的;非常中国化的,人家接受起来可能有障碍,也未必喜欢。再比如,我们有少数作品传递“爱”和“友谊”的理念并不充分,相反还有点渲染暴力,还自以为符合国际口味:日本、美国动漫里有很多这样的呀——是有,但那是二三十年前的情况,现在人家也不青睐这些了;还有,内容过于低幼、瞄准的却不是低幼市场,无谓地拖长集数……这都是缺乏经验的表现。

此外,风险过高也是一个原因。动画业的特点是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这造成海外竞争中的高风险,对很多企业不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不敢出海了。政府应当重点扶持能代表中国形象的企业“走出去”,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比如,政府出面组团到国外去展销,让企业无偿参加,这是国外的一些经验,效果很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