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外交生涯:从“老虎杨”到新外长
[ 2007-06-14 09:12 ]

 

·卅年外交与新外长厚望

30余年外交生涯弹指过去,杨洁篪对笔者畅谈了自己的深刻感受:

“周恩来总理强调,中国外交官要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是我们的座右铭。在信息时代,中国外交官对自身3个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当外交官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心,这样才能自觉地、全力以赴地去维护国家的利益。比如我看一个年轻人,就很注意他的感情。我观察他是不是能在该高兴的时候,高兴得起来,该感到不满时,是不是感到不满?也就是该爱的时候他爱得起来吗?该恨的时候恨得起来吗?这是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这是最基本的素质。对国家忠诚,对祖国事业的自信,有了这一点,其他都是可以塑造的。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你代表国家,对国家的利益和主权是否受损都不能敏锐地判断,你再有‘知识’也是徒劳。”

“当外交官当然要学习外国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有信心,从内心深深为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感到骄傲。一个外交官只有深谙自己的文化,才算有了根,才不会轻如浮萍、薄如蝉翼。”

“当然,外交官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当今时代读一些经济学书,多学些科学技术、人文地理、历史法律知识,实属必要。最后是学会怎样与媒体交往。”

“当外交官经验很重要。我喜欢把外交官比做医生,他们都要处理很多问题,医生经历的病例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越对疑难杂症得心应手。从我自己讲,我喜欢接触疑难杂症,喜欢经手各种案子。从处理过程中可以学到好多东西,总结经验教训。其实所谓感觉也是种经验,如果感觉不对,就要更加慎重。”

“在谈判场上要当一个好外交官需要把握很多。上级定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哪几种可供选择?哪个最有效?我上场前总要问自己很多问题,预测对方的动向,底牌,思考如何才能实现目标。”

“要有自信,也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这两点对当好外交官都很重要。”

“在场上,一个是原则,一个是策略,要把握好。有时你要达到目的,并不一定要强调自己的利益。你要设法使对方感到,与你达成协议,也是符合他的利益的,对双方都有利。这非常重要。”

“外交官反应要快,但主要是后天勤奋,外交工作实践性很强,要经过许多考验。要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做有心人。”

“《空城记》这出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外交。它中间体现的那种智慧很值得后人学习。以弱制强、以少胜多。”

2007年4月27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表决通过任命杨洁篪为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是在迎来57岁生日前夕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的。他是最近36年以来中国最年轻的外交部长。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8年间,只有周恩来、陈毅就任外交部长时的年龄在60岁以下。同时,他也是第2位有过驻美大使履历的中国外长。作为职业外交家,杨洁篪在与美国打交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7年4月27日下午,杨洁篪首次以外交部长身份会见蒙古前驻华大使代表团一行,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

法新社27日发自北京的电讯稿写道:“中国任命杨洁篪为新一任外交部部长。杨处理中美外交事务的丰富经验及他和布什家族的友谊将为这一职位带来新气象。分析人士说,中国挑选杨担任新外长,表明北京重视与华盛顿的关系。”(来源:人民网 编辑:陈凡)


 1234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