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外交生涯:从“老虎杨”到新外长
[ 2007-06-14 09:1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6年前,杨洁篪接替李肇星成为中国第6任驻美大使。

6年后,他又从李肇星手里接过外交部大印,成为共和国第10位外交部长。

1998年以来的10年间,杨洁篪是中美关系最具发言权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也一再刷新了“外交纪录”:

1998年3月,杨洁篪成了52年来除王海容之外最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他是迄今为止中国外交部66位副部长中第1位在建国后出生的;

2001年2月,杨洁篪出使华盛顿,这是两国建交28年来最年轻的中国大使;

2007年4月,杨洁篪被任命为外交部长。与以往9位前任明显不同的是,他是唯一在1949年共和国诞生后出生的外交部长。

·走进外交部大门的基石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一”,杨洁篪降临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杨洁篪的家在黄浦区北京西路、温州路一带,是沪上的普通里弄。但是杨洁篪的名字却充满“书香气”。这是亲属中一位粗通古汉语的老先生郑重其事地取的。不知当初父母对襁褓中的杨洁篪寄托着何种美好的希冀,但字体里的“虎”字成了“虎年”出生的杨洁篪的一个终生的“符号”。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一家,以及像前国务卿詹姆士·贝克等政界人士都异口同声地亲热地称呼杨洁篪为“老虎杨”(Tiger Yang)。在美国人的嘴里,这是对杨洁篪的一种特有的“爱称”。

篪(chi),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像笛子那样的竹管吹奏乐器,状如笛子,双手水平横握。20余年后,杨洁篪终于在天坛的一个展厅里看到了“篪”的真正模样。这种有着八孔的古乐器,如果不失传的话,足以吹奏出令门楣生光的崭新乐曲了。而杨洁篪在他一生中第4个“本命年”开始的时候,也到达了事业的鼎盛时期。

1963年夏,杨洁篪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为自己奠定了未来10余年译员生涯最初的基石。有趣的是,杨洁篪与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前外交部副部长)曾经同年级。在学生宿舍里,两人还一度睡过上下铺。那个时候,有谁能够料想得到,这一上一下的铺位上,就睡着外交部未来的部长和副部长呢!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趋活跃的中国外交事业亟需优秀的外语人才,周恩来总理下令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工厂、农村、农场征召散落的原外语学校的学生,调集至外交部以培养翻译人才。于是,杨洁篪和王光亚又在北京重逢了,然后有幸飞出国门,来到雾都伦敦。

和杨洁篪同时加入这一幸运行列的还有一位同样年轻的上海姑娘乐爱妹。与“洁篪”的儒雅相比,“爱妹”一名虽然显出几分浅显直白,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典型的上海女孩的名字。后来这位“乐妹妹”成了杨洁篪的太太。

杨洁篪先入伊林学院随后到巴斯大学,最后来到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简称LSE )攻读国际关系专业,这是英国唯一一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

无独有偶,杨洁篪的“师兄”、“师姐”,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68届毕业生周文重(前外交部副部长,现驻美大使),后来在中英香港谈判中崭露头角的张幼云,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名噪一时的龙永图,都曾在巴斯大学深造。而新上任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则是杨洁篪的“大师兄”。

1975年夏,杨洁篪回到祖国,跨进朝内大街2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门,在翻译室英文处开始了11年译员生涯。年轻外交官的历史就这样翻开了崭新第一页……


1234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