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娱乐时尚>资讯首屏
“女主播半裸公益广告”引争议

[ 2006-07-20 14:52 ]

 

该不该分级正反方针锋相对

资深媒体人郭大志认为,从目前中国国情来看,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难分高雅与低俗,鉴别的能力较差,分级是规范公益广告的最好方式。“国外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较好地维护了未成年的权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公益广告也大可借鉴此法。这则半裸广告,会让青少年产生不必要的联想。”郭大志话音未落,就遭到反方瞿颖质问,“谁家孩子会这样联想啊?”一语逗乐众人后,瞿颖接着分析道,既然是公益广告,其宣传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到,尺度自然会有人控制把握,广告分级必然导致公益广告的宣传度受到限制。瞿颖认为,公益广告代表着公众利益和公共的价值取向,只要把握适度,不需要分级。

范冰冰也十分支持瞿颖的观点。“电影分级有必要,公益广告就不用了。不过,作为艺人,接拍广告一定要慎重,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艺人自己负责。”

专家支招   分级违背公益的本质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系主任陈刚则认为,公益广告如果分级,就违背了公益广告的本质和主题。“所谓公益,是指公众的公共利益。公益广告分级,也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放宽了公益广告的尺度,就意味着违背了公益广告的主题和本质。因此,即使在规范广告的法律缺失的情况下,分级也不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具体到湖南的半裸广告,陈刚认为这则广告其实是打了一个擦边球。“说实话,第一眼看这个广告,我以为是洗发水或者洗浴广告;第二眼,我觉得是个为女性服务的医院广告;第三眼,看了广告词,我才觉得它像公益广告,可惜广告词还很隐晦,更偏向医院方面。”陈刚透露,目前,很多公益广告都贴上了商业标签,这是广告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插曲,随着市场的成熟会逐渐规范。

声音.裸与不裸是个问题

“拯救乳房”的广告牌出现在街头巷尾后引来一阵哗然,虽然大家对公益广告都十分赞成,但就广告本身而言,其内容中的“商业性”让许多人不能认同。

正方:为女主播叫好

我们姑且就把这个公益活动看做是一个“炒作”又如何?任何事物我们不仅要看它的表现形式,而更应该注重它的社会效果,要看对社会是否有害,如果没有,那就应该允许存在,如果有利,那更好。

大家实在没必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炒作”。固然社会上有一些个人或企业的“炒作”行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但是,也没有必要以“炒作”来否定履行社会责任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如果有人敢于牺牲去“炒作”了,并引起了女性们的普遍重视,结果使严重威胁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患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这样的“炒作”难道不值得支持和鼓励吗?

反方:商业借公益“还魂”

这是典型的“眼球效应”,以最大化地达到攫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商业消费文化在这里被以一种粗暴的形式演绎出来:美丽的身体成了商业道具,更重要的是,它借助女性的裸露来谋取商业利益,本质是对女性的严重戕害,是对公众眼光的肆意亵渎,与“关爱女性健康”背道而驰,对城市形象建设无益,更有损社会风尚!中立:公益广告非要赤裸上阵吗?

必须要强调的是,城市中的公益广告搞出三个裸体美女,又都是有名的主持人,谁能“视而不见”呢?面对这样的广告,我们的眼球是被吸引了,但也很快就忘了公益的初衷。所以说,即便是不考虑众多具有传统道德观念的公众的接受力,从公益广告的效果上看,这样的“裸体代言”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换言之,如果三位女士能够“穿着衣服”或者以其他方式代言公益广告,在宣传公益事业、关爱女性健康方面所起到的社会效果肯定会更好。 (来源:新闻午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