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剩的牺牲品
这个思想式微的世界与社交网络世界同时出现绝非偶然。尽管有一些传播思想的网站和博客,但是最普及的网站基本上是信息交流网站,旨在满足贪得无厌的信息欲望,然而这基本上不是能够产生思想的那种信息。除了充其量让得到信息的人觉得了解了情况外,这种信息基本上毫无价值。
我的一个搞艺术的朋友最近感叹说,他觉得艺术界很茫然,因为不再有哈罗德-罗森堡和克莱门特·格林伯格那样的批评家,他们贡献出艺术理论,为艺术提供养料和能量。另一个朋友也对政治提出过类似看法。在民主与共和两党就削减预算问题争论不休之际,他想知道能够提升我们政治水准的约翰·罗尔斯们和罗伯特-诺齐克们在哪里?
对于经济,人们肯定也会有同样的看法。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政府刺激经济的投资理论将近80年了,如今他仍然是争论的中心。这并不是说罗森堡、罗尔斯和凯恩斯后继无人,只是说即使后继有人,在一个不需要思想尤其是使人激动、引起危险的大思想的文化中,他们也不可能受到重视。所有的思想者都是信息过剩的牺牲品,而当今思想者的思想也是信息过剩的牺牲品。
我们已经成为信息陶醉者,对我们自身和我们朋友圈之外的任何事情或我们与朋友无法分享的新闻都漠不关心,即使是马克思或尼采突然现身,高声宣讲自己的思想,人们也丝毫不会关心。
未来预示着信息会越来越多——非常之多。不会有我们不知道的。但没有人会去思考。想想这事吧。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