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IMF总裁太倒霉:性侵对象被疑染有艾滋病|蚊子为啥爱叮脚丫子? 因为它们“口味太重”|中国不断增持日本的国债:抄底日本会不会亏|
评论>要闻
世界末日论为何总有铁杆“粉丝”?
2011-05-20 10:18:42      来源:新华国际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美国《时代》周刊 5月1 7日一期文章题:世界末日论:为什么世界未终结而信众却越发坚信末日预言?

听说了吗,世界将在5月21日终结。现年89岁的电台主持人哈罗德坎平和他的追随者在全国各地摆放告示牌并在地铁里做宣传,据他们称,世界将在本周六爆发地震、瘟疫并最终彻底毁灭,现在人们必须忏悔并“大声乞求”上帝宽恕以便届时“欣喜地”进入天堂,否则就会被抛弃。

通过颇具分量的证据可知,假如本周末世界并未终结,这个末日论的大多数信众也不会丧失他们的虔诚信仰。事实上,末日论的落空只会增强信众的坚定信念。

这个现象背后的心理学远不只适用于狂热的宗教行为。那么,怎样解释这种“不理智的”行为呢?

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我们为某个观点付出的越多,就越不可能在反证面前抛弃它。这个认知过程就好比我们被迫作出与自身信条不符的行为时会出现的情况,面对那种不协调,我们往往会改变信条来与自己的行为和自我感觉保持一致。

认知失调是很难受的,因此人们会寻求解决之道。假如我们已经表现出笃信某事或某人,我们就会越来越坚信,甚至不惜转变想法来与这种信念保持一致,而避免产生与先前抉择有关的后悔或挫败感。换言之,如果我们花大价钱买了一串葡萄,我们会觉得它很甜;但如果有人抢先买走了,我们就会认为葡萄应该是酸的。

无论是实验还是真实世界里的观察都证实这个心理学理论成立。例如,当研究人员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完成一项令人尴尬的任务——高声朗读一段色情描写——才能加入一个其实非常乏味的小组时,同那些为加入这个小组付出代价较低的人相比,前者会声称这个小组有趣得多。毋庸置疑,兄弟会和军事组织千百年来一直在利用这一策略,这也是欺生现象永远不会灭绝的原因,因为它事实上能增强群体忠诚度。

同样地,研究发现,当人们为一瓶劣质酒或一顿难吃的饭付出高价时,他们比那些为同样的饭菜或饮品付出低价的人更有可能声称它的味道很不错。谁也不想当笨蛋。

正因为如此,教会派人出去招募皈依者——虽然这样做的成功率极低——仍然对本宗教有利。因为,即使这些信徒说服不了任何人加入,但通过劝说他人加入该宗教,会强化信徒自身的信念。

认知失调研究结果在无数情况下得到印证,它具有诸多令人不安的影响。其中之一跟营销有关——人们觉得定价越高的产品越好。高价不仅使劣质食品和葡萄酒的味道更好,药物亦是如此,有调查研究发现,知名药物的安慰剂效应更强。还有一个是社会影响力:假如我们为某个东西付出了很多,往往就会说服其他人相信其价值——并非因为它真的很棒,而是因为我们不希望自己显得像傻瓜。

不管本周六世界是否终结,认知失调理论的效应都不容忽视。顺便提一句,坎平以前曾预言世界将在 1994年终结,所以说他的铁杆追随者已经体验过一次这个过程。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红遍全球的俄罗斯美女
古典芭蕾、网球美少女、泳装模特、T台模特,她们用超长美腿和S型曲线展示美感 >> 详细

论坛
世上十大“性感”泳池
池水细腻温柔,景色动人,伊丽莎白泰勒和玛丽莲梦露都曾炫耀过她们在这里的资产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