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核电要不要继续发展?
本身有优势 减排有压力 市场有需求
今后中国还要不要继续发展核电?专家们的意见是:在能源紧缺、全球变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核电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继续发展核电,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叶奇蓁认为,核电本身有明显优势。比如在发电效率上,1公斤的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每年只要补充30吨核燃料,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每年要燃烧330万吨煤。在成本方面,我国已经建成的13台核电机组,除个别机组外,电价均低于当地的标杆电价。
俞卓平认为,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具有容量大和基本不受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的优点,能够持续提供稳定的大规模电力。核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与产业化的成熟度,优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
核电在节能减排上的优势更为明显。据介绍,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仅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同时,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对节能减排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1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10年的8.3%提高到11.4%,离开核电,显然难以达到。
郁祖盛认为,市场需求是某一项技术发展的最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从2005年的24747亿千瓦时增加到2010年的4.141万亿千瓦时。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发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左右,年均增长率约为8.5%。“如此旺盛的需求增长,要求核电要继续大力发展。”他说,去年我国核电的比重仅为2%,全世界的在役核电机组442台,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其中,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有16个,法国更是超过70%。在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双重驱动下,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把利用更安全的核能技术发电作为战略选择。
至于我国为什么首先在东南沿海发展核电,叶奇蓁院士解释说,一是由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东南沿海电网比较大,一旦核电机组跳开的话,电网不大受影响。世界上60%的核电站建在内陆,只要按照核安全法规所规定的要求选择厂址,在内陆建核电站是没有问题的。
专家们认为,在发展核电问题上,不应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