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85岁英国老人乘筏横渡大西洋|美国发明蘑菇塑料可制作降解汽车零件|英单身女花2万英镑为狗狗举办婚礼|
评论>要闻
西报:西方动武原则是“利益至上”
2011-03-30 16:26:53      来源:新华国际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西班牙《公众日报》3月28日文章】题:西方只在自身利益受威胁时才会发动攻击(记者阿吉廖梅·富尔蒙)

军事干预,比如现在正对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采取的行动,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简单。维护人权机构提醒说,威胁平民的行为即使在哥伦比亚和印度等民主国家也照样存在。这个世界上践踏人权的行为其实数不胜数。

3月17日通过的第1973号决议是安理会执行联合国宪章规定义务的体现,它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及其聚居区免受军事威胁。

国际关系和军事干涉研究专家莫罗一德法尔热认为:“1973号决议只适用于利比亚,只适用于现在。”他认为:“不可能干预所有冲突。进行干预时应考虑冲突的后果。就利比亚而言,欧洲主要考虑的是涌向意大利兰佩杜萨岛的移民问题。所有操作后面都是有政治考量的。”

这里普及一下国际法小知识:没有比国家主权更神圣的权力,虽然执政者侵犯了人民权利,但只有安理会才能判定“和平是否受到威胁”,是否该采取措施保护和平。此外,对平民的“保护责任”不具备相应法律效力

西方对于巴林或也门问题的处理原则都是:不干预。目前这两个政权对反抗活动的镇压导致数百人死亡。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轰炸行动导致15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

巴林和也门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巴林歧视占其人口比例70%的什叶派人士,接收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它强大的近邻沙特阿拉伯不仅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也是世界最大独裁政权之一,得到美国的盲目支持,从1991年至今,美国向沙特出售了价值超过300亿美元的武器。在打击利比亚行动中充当急先锋的法国对突尼斯革命却是冷眼旁观,因为本·阿里是爱丽舍宫的好朋友。

《人道的帝国主义》、《利用人权贩卖战争》这两本书的作者让·布里克蒙说,“我们支持巴林的镇压行为,但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我们还曾向卡扎菲出售过武器!这很荒谬。面对这样的矛盾,有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布里克蒙不赞成将卡扎菲与希特勒相提并论

以作为攻击利比亚的借口:“如果总是按照这种逻辑,我们将永远处于战争和不变的世界之中。”

无国界医生组织前主席罗尼·布劳曼极力主张这样一种观点,“用武力实践民主,这是利比亚行动中令我非常困惑的一点。那些认为为了避免滥杀无辜必须要干涉的人错了,不能用一种罪行来开脱另一种罪行”。还记得1992年的索马里吗?当时国际社会想拯救那里饥饿的民众,现在这里成了一个没有政府的国度。还有2003年萨达姆·侯赛因统治下的伊拉克,彼时联合国没有发表决议,美国最后的借口是将伊拉克人从血腥的独裁政权中解救出来,最后这个国家变成了恐怖主义者的聚居地。

布里克蒙认为,问题不在于除了利比亚还有什么地方应该执行1973号决议,而在于国际社会根据什么原则执行决议。“我们可以干涉科特迪瓦或其他国家,但是,根据什么原则?事实上,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冲突加剧,独裁将变本加厉。那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再次殖民吗?必须从长远发展考虑。为了加强南北国家之间的合作,西方需要反思。”

作为国际法领域中民主原则的维护者,莫罗德法尔热进一步诘问说:“如果在干涉面前所有国家是平等的,那么干涉是天经地义的权力。就是说,如果我干涉你的国家,你也可以干涉我的国家。但是苏丹可以干涉美国吗?”

(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骇人鬼城:核事故污染地区
为避辐射,13万人撤离,如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周围的隔离区仍是一座空空的“鬼城”。 >> 详细

论坛
俄酒店员工性感日历
俄罗斯一家星级酒店推出一套美女日历做宣传,劲爆的是,该店员工成为写真的主角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