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85岁英国老人乘筏横渡大西洋|美国发明蘑菇塑料可制作降解汽车零件|英单身女花2万英镑为狗狗举办婚礼|
评论>要闻
从“零库存”开始反思资本主义
2011-03-30 15:39:00      来源:北京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仅仅用“日本地震”不足以形容或全面概括日本人民这一次遭受的苦难。事实上,日本人民遭受了三重打击。第一波是地震,第二波是海啸,第三波是核泄漏。这三重打击,一波高于一波,一浪高于一浪。当灾难接二连三发生时,对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考验大概到了临界点。

以往人们习惯于把地震引起的灾难统称为“次生灾害”。这个“次”是依次发生的“次”,绝非是“低一级”的意思。就日本地震发生的“次生灾害”而言,有相当大的责任是人为造成的,比如说核泄漏的灾难愈演愈烈,直接危害到自来水饮用和食物安全。没有安全的饮水和食物,对人类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我们说“感同身受”,既对日本人民遭受到的巨大自然灾难“感同身受”,也应当包括对人为灾难的“感同身受”。因为身处抵抗灾害的中心,日本人民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反思人为灾难,他们只是对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愤怒,来不及对整个社会的过度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进行深刻的“清算”。但是,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在关注和支援日本人民抗灾的同时,多少做一点反思资本主义的深层次思考,以减少未来还会不断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所产生的“次生危害”,特别是人为灾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为印刷一本画册,我与精美印刷厂有联系。那是一家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印刷企业,技术人员到日本培训,机器设备从日本引进,工厂管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零库存”。工厂没有纸库,根据客户需要向造纸厂买纸,精确到每天几点几分送纸到厂,直接进入印刷车间。不用建纸库,不用库存纸张占用资金,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这种“零库存”经营方式,可以说是最经济的资本主义。它的问题在于如果全社会各个部门都搞“零库存”,一旦发生物流中断,后果不堪设想。不知道这次日本灾区出现的超市食物供应短缺,是否与“零库存”有直接关系。我怀疑不会与“零库存”没有关系。我看到一些报道,很多居民家里都没有食物贮存。有人砸开街道边未受损的自动售货机取走剩余的饮料,有人夜间试图偷窃水产工厂的冻鱼,“木村精肉店”老板在厨房废墟里只找到一只不锈钢锅而无半点食物。创造9天生还奇迹的一位老人和一位少年,恰巧是地震时躲进厨房,而厨房冰箱里又恰巧有刚刚多采购回家的一堆酸奶。“家无隔夜粮”的“零库存”经营模式,显然不适用于日本这样一个地震灾害多发国家,却竟然为全民接受。显而易见,资本主义的力量在这个国家是多么强大,又多么害人。

顺便说一句,中国前几天发生的抢购碘盐闹剧(喜剧),及时平息与中国盐业总公司有大量食盐库存并迅速投入市场有重大关系。倘若他们也搞“零库存”,至少这次的抢购潮不会这么快平息。“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攻破“谣盐”的最好办法当然是在超市摆满了食盐,人在失去理性时往往不相信任何常识,但还是相信事实。

资本主义也有优越性。不过,在资本主义话语权主宰“全球化”时,我们必须反思资本主义过度化给全球人类带来的灾难。从“零库存”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可以让我们一些人破除对资本主义的“现代迷信”,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任奇)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骇人鬼城:核事故污染地区
为避辐射,13万人撤离,如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周围的隔离区仍是一座空空的“鬼城”。 >> 详细

论坛
俄酒店员工性感日历
俄罗斯一家星级酒店推出一套美女日历做宣传,劲爆的是,该店员工成为写真的主角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