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美富豪有意竞选总统 发狠要对中国商品猛加税|南非摄影师全球拍照片 合成各地“大众脸”|澳科学家发明神奇头盔 戴上它就有奇思妙想|
评论>要闻
日媒:中国应谨防重蹈日本楼市泡沫覆辙
2011-02-12 15:15:19      来源:中新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出评论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已经过去20年了,可是日本经济却还没有走出低谷。如果说日本的泡沫经济的崩溃是“无可奈何花落去”,那么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的狂嚣应值得中国深思,警惕千万不能重蹈日本楼市泡沫崩溃的覆辙。

文章摘编如下:

一晃眼,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已经过去20年了,可是日本经济却还没有走出低谷。在20年多前的日本,常可以听到日本人自豪地介绍说:“把东京的地皮全部卖掉就可以买下整整一个美国。”

实际上在夏威夷等观光胜地,你可以看到高级楼盘、酒店、高尔夫球场、餐厅几乎都落入日本人手中。1989年,笔者去夏威夷去旅游,和著名的威尔基海滩并列而行的一条道路把威尔基海滩一带划分为两大地块,靠海一侧的酒店的价位要远远高于道路另一侧的酒店。当时,日本游客大多数选住靠海一侧的酒店,而欧美等地的游客则精明而气馁地选住道路另一侧的酒店。仅仅多走几十米甚至才十几米的路,就可以省下一大笔住宿费,谁不乐意而为呢?可是,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已没有这个必要,日本人不差钱。二要摆这个谱,不能丢了日本人的脸。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人就是这么牛!

记得当时,一位长得很漂亮的中国女留学生去一家地产公司打工。地产公司老板一看她模样,很满意,拿出十万日元塞给她,叫她先去银座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后再来上班,把那位女留学生惊喜得差点跳了起来。上班后女留学生更惊喜了,因为几乎每天中午老板都要带上她们一群漂亮的女员工坐上进口轿车去高级酒店或餐厅吃午饭,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了。笔者熟悉的一家贸易公司在东京高级地段买了一套上亿日元级的高级公寓,银行得知后跑来说,拿这套公寓抵押,就可以从银行借出7亿日元。笔者曾傻傻地问贸易公司的朋友从银行借来7亿日元后不还,不就等于把上亿日元的公寓卖出6倍的利益来了么?朋友笑笔者没有诚信观念。

其实当时日本还是有些明白人的。比如那时候在朝日电视台主持节目的久米宏就在电视节目中再三警告,日本的房地产价格高得邪乎,非得出大问题不可。然而,被泡沫经济刺激得头脑发胀的绝大多数日本人都不听他的告诫,反驳说:“日本人多地少,能盖房子住人的平原更少。日本又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全世界的企业成群结队地往日本跑,这土地是用一点少一点,怎么可能跌呢?”还有人对笔者说:“就像你们外国人来日本后不也想买房子吗?!所以,日本的房价怎么可能跌呢?你看看战后日本的地价曲线吧,有落下来的局面吗?”一席话把笔者说得哑口无言。

那一年在东京较偏远的一个叫足立区的地方,一栋公寓盖成出售,仅仅半小时内上百套房间就被一买而空,没有抽到签的许多人只好自叹手气不好。

可是,没过几年,战后从没有落下来过的日本的地价曲线,居然跳水了。塞钱叫女留学生去银座买了衣服再来上班的地产公司老板也破产了,中午连最便宜的盒饭都吃不起了。当然,漂亮的女员工们也落英缤纷地散落而去。日本不仅没有买下美国,反而把以前买下的海外资产都逐渐地变卖出去了。金光闪闪的泡沫经济就这样惨烈地崩溃了。日本从此一蹶不振,20年过去了,还没有爬起来。

如果说日本的泡沫经济的崩溃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据国内报刊报道,2010年美国GDP总量预计为95万亿元,而2010年北京平均地价约8000元/平方米,按此计算,北京土地总市值高达130万亿元。尽管这算术做得有点勉强,可是其声调却和当年的日本的狂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真的应该警惕了,千万不能重蹈日本楼市泡沫崩溃的覆辙。

(来源:中新网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给力:看堆雪人的最高境界
一场大雪虽然给出行带来了不便,但并不防碍大家对它的兴致,且看姿态万千的雪人。 >> 详细

论坛
盘点逝去的春晚大腕们
春晚舞台上,有一些人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是这个舞台真正的大腕:赵丽蓉、马季……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