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奥巴马访印尼向穆斯林世界示好 见儿时同学|布什新书评各国领导人 称胡锦涛实干|美加州上空惊现神秘导弹 五角大楼称不知情|
评论>财经评论
理性看待“世界第二”
2010-08-18 09:28:56      来源:解放日报【字号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据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数据,日本第二季度的GDP为1.288万亿美元,而中国此前公布的二季度GDP为1.336万亿美元。外媒由此纷纷报道,预计中国2010年度全年的GDP将很有可能超越日本,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GDP排名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此前已经逐年超过发达国家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超越?又怎样看待“GDP世界第二”?

一方面,GDP数据的确直观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有理由为此自豪,但另一方面,恐怕看待问题还得理性冷静。

首先,经济总量并不能说明全部。虽然GDP总量庞大,甚至可能不久后就会真正坐上“世界第二”这把交椅,但如要计算人均GDP,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就拿中国和日本比较,去年日本人均GDP为39731美元,中国则为3677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的9.3%,排在世界百名左右。而从世界范围看,中国仍处在中等发展中国家这一水平上――据世界银行统计,去年世界人均GDP是8613美元,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是3260美元。

其次,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也不是一回事。中国经济虽然在“量”上突飞猛进,但在“质”上还存在差距,大量的“中国制造”尚处于国际产业链底端。再拿中国和日本比较,在产业竞争力方面,日本主要是靠高技术、高附加值,而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有人曾“拆解”一台iPod来说明问题。据悉,每台iPod在美国的零售价为299美元,其中,分销和零售成本为75美元,苹果公司的收入为80美元,而在所有144美元生产成本中,仅硬盘和显示屏两项,日本企业的附加值就达到93.39美元,再扣除美国、日本和韩国一些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和技术专利费等,真正组装这台iPod的中国企业,所赚取的不过是“几个美元”的加工费。

事实上,GDP总量从来不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唯一指标,经济大国也未必就一定是经济强国,因此对于“GDP世界第二”,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飘飘然忘乎所以,毕竟,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努力还任重道远。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还应警惕外界借此炒作的负面影响,避免“世界第二”论的过度延伸,与西方一些政治势力预设的“中国责任论”挂钩,以迫使中国在一些力所不能及的问题上作出让步。(杨立群)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你的内裤到底有多脏?
一条脏内裤平均带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即使正确清洗、晾晒,细菌也不可能完全被杀死。 >> 详细

论坛
世界十大神秘美女保镖
她们接受过最专业的训练,不仅身手敏捷,身材惹火,更是高智商的靓丽女郎。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