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希拉里电邮盯梢爱女婚礼筹备 奥巴马或成嘉宾|气味露马脚 哥警方查获可卡因仿制大力神杯|美国耗资5亿美元打造“天眼”监视太空垃圾|
俄“间谍”斗争艺术好戏在后头
2010-07-05 14:27:00      来源:中新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日前,美俄间爆发“间谍门”事件引发关注,香港《大公报》1日刊文说,在现代国际关系中,“间谍门”作为“斗争艺术”已脱离维护国家安全的原有含义,成为打击、抹黑对手的政治工具。俄经营十几年的间谍网被侦破,绝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如何回击取决于俄对这一“艺术”的运用把握。这出戏才开场,“好戏”似乎还在后面。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司法部宣布破获俄罗斯“间谍网”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人数上看,美国经过十余年的跟踪调查,一举逮捕十名间谍,不仅近年少见,就是在冷战时期也不多。

从时间上看,美俄首脑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刚刚在G20峰会期间搞了一次“汉堡包外交”,两人相对而坐,其乐融融,然而几天后,却发生足可以把两人会谈成果归零的事件,令人匪夷所思。难怪连俄外长拉夫罗夫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带遗憾地表示,没人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我唯一能说的就是事件发生的时机很巧妙”。

惊叹之余,人们开始重新认真审视美俄两国关系,希望透过两国总统的微笑、寒暄,看到更多背后的东西。其实无论是“汉堡包外交”,还是“间谍门”,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两国关系的现实,休闲、轻松的背后定有紧张和角力,攻击、冲突的背后也有交易与妥协。两方面虽然看起来水火不兼容,但却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成为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这就是美俄关系,过去如此,今天亦然。

道不同,不相为谋。美俄本来就是两条路上跑的车,因为要解决许许多多共同面对的问题,才走到一起。冷战时期,美苏各组北约、华约两大对抗阵营,为争夺势力范围,打得你死我活。这个时期也是双方“间谍门”爆发最频繁的时期,互逐间谍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但即使在最紧张的时期,表面上硝烟弥漫,暗中仍有交易。也许正是这些地下管道,才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俄罗斯防范、遏制与打压的政策并没有变,双方仍是对手。俄不弃不舍融入西方社会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北约东扩,乌克兰、格鲁吉亚、吉尔吉斯的颜色革命,美国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等等。俄罗斯加强了对美的反击,并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实现了乌克兰、吉尔吉斯“颜色革命”的退色。在整个过程中,美俄两个大国合作中有斗争,斗争中有合作,一路风风雨雨走到了今天。

从美俄既斗争又妥协的历史看,此次“间谍门”会给两国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但美俄已不可能重启冷战。在此次事件中,美国方面见好就收,无论是官方还是媒体都未刻意渲染此事,在努力淡化事件对两国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俄罗斯方面暂没有强烈反弹,克里姆林宫高层明确表态,不希望此事影响两国关系。学界把此事归咎于美国内政治,是一些不愿看到美俄亲近的人所导演的游戏,是在给奥巴马总统出难题。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间谍门”作为一门“斗争艺术”,早已脱离了其维护国家安全的原有含义,成为打击、抹黑对手的政治工具。俄罗斯经营十几年的“间谍网”被侦破,绝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至于俄方何时、以何种方式报复美国“间谍门”,取决于俄对这一“艺术”的运用和把握。这出戏才开场,好戏似乎还在后面。(施君玉)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日本街头惊奇实拍:很囧
日本是一个奇妙的国度,保持传统和颠覆传统在这里和谐并存,漫步街头总有惊奇发现! >> 详细

论坛
世界杯赛场上的政要球迷
现场观战的不乏世界人民熟悉的面孔。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