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希拉里电邮盯梢爱女婚礼筹备 奥巴马或成嘉宾|气味露马脚 哥警方查获可卡因仿制大力神杯|美国耗资5亿美元打造“天眼”监视太空垃圾|
炒作“高考状元”何以屡禁不止
2010-07-05 14:25:00      来源:文汇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延续至今,就成了仰视“高考状元”的社会心理土壤;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也助推了“高考状元”的炒作,所以要终止这种现象,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年头连大蒜、绿豆都在炒作,一年一度鲤鱼跳龙门的“高考状元”,有些人岂肯放过。

连日来,随着各地“高考状元”浮出水面,五花八门的“状元榜”纷纷出笼,还被冠以时下最应景的标题:2010高考状元“世界杯”。

刻意炒作者就是直奔“利”字而去

国人历来有“状元崇拜症”。“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家族光宗耀祖的最大梦想。这种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延续至今,就成了仰视“高考状元”的社会心理土壤;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

于是就有人趁机而动,使得“高考状元”的炒作非但屡禁不止,反有年年变本加厉之势。乱象之中,最雷人的莫过于“状元”们沦为商家的代言花瓶。今年5月,高考前夕,某地市场上冒出一种叫做“贴身侍卫”的内裤,包装盒上赫然印着5个2009年各地的“高考状元”,凡购买者便附送一本把“状元”们高考经验汇总而成的“夺冠秘籍”。

“高考状元”头像,落到了屁股上做“护考符”?如果说不少人仰视状元,还存着一份对教育的尊重之心;但那些刻意炒作者,就是直奔“利”字而去,全不顾“状元”和教育斯文扫地。

比如出了“高考状元”的中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之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学校声名大噪,择校费水涨船高,所谓“高考状元郎,黄金招万两”。一些地方主管则由此脸上贴金,自恃领导有方,政绩砝码加重。

一些高校,也把争夺“高考状元”当作抬高学校身价的利器。每年高考分数出来之前,大学总是花样翻新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利诱“状元”,借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本校。据央视近日透露,北京的一些名牌大学今年都大幅提高了“状元奖学金”;广东某大学开出了今年本省招揽“状元”的最高价12万元,同时免缴4年学费;西安一所大学甚至拿出上百万专款,鼓励各地高考尖子生报考。

有人声称,歌星可以炒作,影星可以炒作,流浪街头的“犀利哥”可以炒作,上征婚节目的“拜金女”可以炒作,炒一炒“高考状元”又何妨?如此混淆是非的言论竟然堂而皇之刊登在有的媒体上,可见多年来“高考状元”的炒作,一些媒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我们的大学精神缺失是什么原因

其实,“高考状元”中确有天资聪慧的佼佼者,但在一场高考中脱颖而出,却有一定偶然性。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还有待生理、心理、智力以及情感、人格等诸多因素的逐步发育成熟。轻率地拿“状元”说事,以此作为制造轰动效应或牟利的工具,学校、商家等有利可图者获利了,但那些被当枪使的年轻学子却往往会因此背负很大的精神压力。有报道说,不少“高考状元”进入大学后,在很长时间内都摆脱不了被聚焦热议带来的心理阴影,不愿提及曾经的荣耀,有些人甚至郁郁寡欢。

去年发布的恢复高考30年来《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相当多的“高考状元”步入社会后成就平平,职业成绩远低于社会预期,并未成为“职场状元”。这一点都不奇怪,只要有点常识就知道:高考的成功不等于人生的成功,考试的高分不等于才智的高能。但为什么无视常识的刻意炒作者常常能得手,有的学校被择校的人踏破了门槛,有的“夺冠秘籍”、“护考符”热卖一时?为什么众多家长一见“状元”的诱饵便忘记了常识而趋之若鹜?

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也助推了“高考状元”的炒作,所以要终止这种现象,高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日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谈话。他说:“一个世界一流强国,不可能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应该是全世界优秀青年学者们的聚集地;凡是在这里学习的人,都会把这里当做他一辈子的精神家园。要达到这些非常不容易,大学的精神、品位必须非常高。所以,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在学校中莫名其妙的闹哄哄,鼓乐齐鸣,因为这会降低学校的高雅性。”当记者问到“我们的大学精神缺失是什么原因”时,杨玉良说:“现在大学精神有点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作为全社会来讲,包括大学,功利主义盛行。具体到老百姓,就是嫌贫爱富。大学应率先回归到大学本身的高尚上去,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

我想,不妨把这看作一个有远见的中国的大学校长,对“高考状元”炒作热的回应。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胡可璐)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日本街头惊奇实拍:很囧
日本是一个奇妙的国度,保持传统和颠覆传统在这里和谐并存,漫步街头总有惊奇发现! >> 详细

论坛
世界杯赛场上的政要球迷
现场观战的不乏世界人民熟悉的面孔。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