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巴基斯坦数百议员疑伪造学历 政坛恐面临清洗|老贝:足球狂热者和女人最可爱|麦当劳继承人法国被劫40万欧元 惨遭殴打|
本轮俄白“斗气”到底谁是赢家
2010-07-01 00: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6月28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明斯克不打算因最近发生的天然气事件与俄罗斯打经济战。卢卡申科强调:“谁都不能认为我们应该与俄罗斯打经济战。俄罗斯是我们传统上长久的合作伙伴。”同日,白俄罗斯天然气运输公司首席执行官弗拉基米尔・马约罗夫对外宣布,白俄罗斯已接受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一天前正式提出的天然气过境费补充协议,双方将在6月30日或7月1日签署此协议文本。至此,这一轮俄白“天然气之争”正式平息。但是,俄白之间的不愉快,却不可能随之烟消云散。

“俄气”总裁米勒6月24日给正在美国访问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打电话汇报说,在确认白俄罗斯已偿还今年1月至4月拖欠的近两亿美元债务后,该公司于当天上午开始恢复向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白俄罗斯也随即恢复了对欧盟的天气过境运输。此外,“俄气”也于同日按合同向白方转账支付了2.28亿美元的天然气过境运输费。

到目前为止,“俄气”和白俄罗斯天然气运输公司均未公布这次“天然气之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析人士指出,此事件对俄白联盟造成的“心灵创伤”,并不是用金钱就能量化的。那么,到底是谁赢了呢?东欧天然气分析中心主任米哈伊尔・科尔切姆金认为,这一次,“显然是卢卡申科赢了”。

长期以来,白俄罗斯一直以政治上的忠诚来换取俄罗斯的优惠能源。而此次“斗气”事件,已是俄白近3年来第二次为天然气“面红耳赤”了。这对号称“亲兄弟”的国家为何为区区两亿美元而吵闹呢?明眼人称,这不是钱的事情,问题在于俄白之间的系统性危机。

俄白同属东斯拉夫民族,都信奉东正教,两国的文化、语言和习俗也相同或接近。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仍奉行与俄结盟的方针。在独联体国家中,只有俄白之间没有设立海关和边检。但近年来,俄白两国分歧逐渐增加,建立联盟国家的脚步也放慢。在过去一年里,俄白关系因奶制品出口和贷款问题而恶化,明斯克竟成了令克里姆林宫头疼的“麻烦制造者”。

首先,俄一直希望白俄罗斯能够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但白俄罗斯却总给俄以“出尔反尔”之感,以至于至今都没给俄罗斯一个明确回答。不仅如此,卢卡申科还时不时对俄说上两句风凉话,比如他今年2月在接受西方记者访问时曾称:“俄罗斯的政策越来越像美国,出现了某些帝国主义派头。”

其次,今年4月初吉尔吉斯斯坦局势动荡后,卢卡申科“大义凛然”地收容了被迫离家出走的巴基耶夫,并表示坚决不交给吉临时政府。卢卡申科还毫不客气地说:“我要收留巴基耶夫。这是我作为国家元首的决定,我有权作出该决定。不论别人谴责与否,我觉得出卖他人才是最可耻的。”他甚至说:“我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游戏’是由所谓的吉国临时政府和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引导的,我还怀疑美国也牵扯其中。”无疑,口无遮拦的卢卡申科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相关国家感到了不舒服。

再次,白俄罗斯最近一直在俄力主的俄、白、哈统一关税同盟一事上“别别扭扭”,要求俄按“兄弟价”向白俄罗斯出口天然气和石油。俄总理普京近日承认,统一关税同盟难以按计划于今年7月1日启动,其主要障碍就是白俄罗斯继续要求天然气价格补贴。白俄罗斯干脆与乌克兰攀比说,俄因为在乌克兰境内的塞瓦斯托波尔军事基地而对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打七折,但俄却没有因在白俄罗斯境内的两个军事基地向其“支付哪怕是1卢布或1戈比的租金”。这种“不把一碗水端平”的做法,令白俄罗斯方面心理失衡。

此外,白俄罗斯专家认为,俄“大举逼债”做法背后有着浓重的政治因素,与明年初举行的白俄罗斯总统大选不无关系。卢卡申科指出,俄罗斯引发此次天然气纠纷,目的是促使白俄罗斯放弃战略资产控制权,并提高能源价格。他说,莫斯科希望在白俄罗斯明年总统选举前对他施加影响。按计划,白俄罗斯明年2月将进行总统大选。有消息称,为谋求连任,卢卡申科可能将大选提前到今年秋天举行;俄在此节骨眼儿上大幅减少对白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优惠,是在关键时刻不给卢卡申科撑腰。分析人士指出,莫斯科其实并不希望白俄罗斯更迭政权,俄也担心白俄罗斯国内局势失控,“但莫斯科对个性倔强的卢卡申科越来越缺乏耐心,希望让卢卡申科变得顺从一些”。

对此,白俄罗斯政治学家阿布拉莫娃认为,曾被高调宣传的俄白联盟关系,实际已出现了结构性危机。这次“斗气”事件表明,在很大程度上,俄白两国的利益其实并不一致,俄白联盟双方又都在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所以,这早晚都会使俄白最终分道扬镳。

一位俄罗斯分析人士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卢卡申科一会儿要独立自主,与俄罗斯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一会儿又要兄弟友情,逼俄罗斯为其提供各种优惠。俄罗斯对他也无计可施。”随着俄与美欧等国关系的“重启”,夹在俄欧之间的白俄罗斯也没有闲着,也在琢磨着与美欧等国缓和关系,而这不是俄罗斯愿意看到的。

所以,虽然白俄罗斯对俄心怀不满,虽然俄抱怨白俄罗斯忘恩负义,但是,两国很难真正“一刀两断”。无论是在双边经贸联系上,还是在外交的彼此借重上,亦或是在国家安全的相互保证上,俄白关系都不可能真的“分崩离析”。因此,俄白关系的现状和未来,更多的是“争吵归争吵、妥协归妥协”,亦即“朋友归朋友、钢刀归钢刀”。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妮娜)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女职员因身材性感被辞退
花旗银行前雇员罗伦佐娜向人权部门提出诉讼:因为身材太性感她被花旗开除了! >> 详细

论坛
盘点世界十大“鬼船”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神奇而且有着似乎让人无法解释的秘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