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宣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新崛起
当1970年大阪世博会(全称大阪万国世界博览会)举行之际,日本举国上下已经历了战后五六十年代的经济飞速发展。在二十年中,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重新崛起为新兴世界经济大国,成为首个举办世博会的亚洲国家。在大阪世博会上,日本充分展示了战后发展的巨大成就。
历史学家认为,1970年大阪世博会,加上1964年东京奥运会,宣告了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特别是大阪世博会,在改变日本国民“战败国心理”、推动日本重新融入国际社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阪世博会正是日本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时候,日本当时刚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政府为举办大阪世博会,在公共设施投资方面斥资巨大。在世博会之后,大阪整个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大阪世博会加深了日本民众对海外的认知,推进了日本国际化进程。当时的日本人很多还是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甚至在场馆内有很多日本人找外国人索要签名。1970年,每1000个日本人中只有六个人有海外旅行经历,而到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召开前的2004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32人。从这点上来说,大阪世博会在“国际化”这个概念上,给日本民众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大阪世博会时日本正处于从农耕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时期。民众消费欲望强烈,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很旺盛。当时世博会展出了肯德基的炸鸡,通过电视转播,加上极高的收视率,改变了日本民众对快餐的不好印象,从而在日本为快餐文化发展聚集了大量人气。一年后,麦当劳在东京银座开业,从而开启了日本的快餐时代。
大阪世博会在推动城市建设和拉动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影响。大阪世博会时,酒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大阪面貌焕然一新,电话通信网络和电子技术也以此为契机进入日本民众生活。大阪世博会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大阪市和大阪府的就业人口比率分别达到64.14%和63.45%,均比1965年增长14个百分点。大阪世博会之后还形成了日本关西经济带,这一地区经济在接下来的10年中发展迅猛,促进了日本整体经济增长。
在大阪世博会后,日本还先后举办了1975年冲绳、1985年筑波和2005年爱知等世博会。从大阪世博会开始,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科技大国的形象在国际上广为传播。
2010年上海世博会——掀开中国和世界发展新篇章
从历史回到现实,当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之际,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以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加速发展,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上海世博会将再次见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正如外国主流媒体此前所言,“这场巨大的国际展示盛会将显示中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地位,并给上海提供期盼已久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上海世博会,全世界将更加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今后,中国的发展只能也必然是和平的、是开放共赢的、是负责任的。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之际,也正值“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在反思危机、重塑发展模式、寻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时期。
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正在酝酿大变革、大调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戏份”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环保、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经济备受关注。
通过上海世博会,人们将会从宏观上看到,国际经济格局的进一步变迁;还会从微观上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共同的追求。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