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波兰遇难总统双胞胎哥哥宣布参选 前景不乐观|澳富婆去世只留给女儿分币 要珠宝需“答题”|丹麦饭馆荣膺世界最佳餐厅 厨师长偷师西班牙|
从世博会看世界经济格局变迁
2010-04-28 14:35:55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自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已走过159年的历史。一个半多世纪以来,世博会从欧洲走向北美,又从北美转向亚洲,演变为一场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宴。

  在历史前进的滚滚浪潮中,每当一个新兴经济大国在世界舞台崛起时,世博会也会光临这个国家。在历史发展关键时刻举办的世博会,不仅充分展示了举办国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往往宣告世界经济格局掀开了新的一页。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开启“大英帝国”最辉煌篇章

  对于英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维多利亚女王来说,1851年5月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第一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

  当率领由九驾皇家马车组成的队伍离开白金汉宫前往海德公园参加开幕盛典时,一生见多识广的女王也被世博会盛大的场面惊呆了。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神奇、那么浩大、那么辉煌、那么震撼人心。”

  有历史学家认为,伦敦世博会正式拉开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序幕,这届世博会也是英国那个光荣与梦想时代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工业革命引出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下,当时英国处于历史的巅峰,也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全球约25%的人口都在名义上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下,“大英帝国”领土面积达到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全球每个时区都分布着英国的领土。

  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经济变化,特别是机器的普遍使用和铁路、汽船等建设事业的进步,直接推动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工业爆炸式发展,使当时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高居榜首。

  当时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生产着世界各国所需工业品的大部分。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到近四分之一,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总和。英国拥有的商船吨位也位居世界第一,约为法、德、美、荷、俄五国总和。

  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催生了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充分见证了当时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力量与魅力。世博会展示了英国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综合实力。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从大萧条到复苏的巨大转折

  从1851年迄今,美国曾举办14届世博会,而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全称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作为首次确立主题的世博会,在历史的变奏中书写了独特一笔,它见证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从大萧条走向复苏的巨大转折。

  在美国历史上,1933年是重要一年。这一年正是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的严峻时期。自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以来,美国倒闭银行已超过5500家。在美国国内,15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5%。

  同样在这一年,罗斯福总统临危当选,在其就职演讲中提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我们唯一应当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年中,美国经济大事频仍,“罗斯福新政”出台,废止了金本位制……

  芝加哥世博会汇聚的众多企业馆及其文明成果,为美国人增强信心、走出危机,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罗斯福总统在为世博会发来的贺信中说:“(世博会)的及时不仅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世纪的成就,而且它的举办正值人类最需要更好地相互理解之际。”

  芝加哥世博会载入历史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它是第一次设立主题的世博会。芝加哥人希望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展示建市10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对于美国而言,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了这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先地位。上世纪20年代,美国早已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芝加哥世博会则证明了美国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这届世博会出色体现了其箴言——“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适应”。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装管线、面包生产线统统被搬到现场。福特汽车厂流水线的展示标志着汽车从此开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拉开了“车轮上国家”的序幕。

  芝加哥世博会中,展馆多为临时性建筑,闭幕后拆掉,由此推动了新型建材和建筑业的开发,如充气的轻型建筑、塑料顶棚建筑等。这些对未来生活的设想,改变了日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为美国经济下一轮繁荣打下了基础。

  芝加哥世博会在美国经济从危机走向新一轮繁荣的转变中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加快了以美国引领的“现代性”在全球的传播,成为众多使美国日后进一步融入和主导国际秩序的历史元素之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美国的间谍卫星居然失踪
美国的间谍卫星神秘失踪了!而且这一颗还是美国众多“太空耳目”中最先进的一个! >> 详细

论坛
回归野外生活的七大奇人
有人称他们幼稚,有人称他们激进,但也有人认为他们的行为鼓舞人心。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