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塔利班袭击巴军反被剿 41人毙命损失惨重|担心大地震 内贾德建议500万人迁出德黑兰|女性必读:关于男人大脑的十个秘密|
核峰会在华盛顿举行 应对核安全威胁何处何从?
2010-04-13 00:00:0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今年以来,核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热络话题,舆论界、学术界对当前核安全威胁严重性的描述倾尽笔力,对大众认识核问题本质、核恐怖主义危害不失为一次卓有成效的教育。正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凝聚共识,提高各国对核安全问题的重视,并将推动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

  那么,到底如何应对不断增加的核风险、使核安全威胁降低到最低呢?这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是继核军控、防核扩散和和平利用核能又一重大议题。美欧安全专家称之为不扩散机制的第四支柱。美国掌握新的议题设置权,自然要掌控核安全逻辑的话语权。中国作为核大国之一,需要对核安全有自己的诠释,并按自己的步调,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核安全威胁。

  为应对核安全威胁,国际社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致力于消除获取核武器的动机。一是转变国际安全观念。目前的国际安全规则,大部分是冷战遗留物,但当今国际安全形势与冷战时期大不一样,全球核威胁正从大国核战争向核恐怖主义转变,不确定性因素、不可控性因素增加,国际社会需要对旧有的国际安全规则加以更新。对于核大国来说,就是要抛弃冷战思维,彻底放弃“零和博弈”、“相互摧毁”等旧的安全观,树立合作共赢的新安全观。二是核武器去合法化。彻底转变对核武器作用的认识,将其从战略核心位置逐渐边缘化,最终使其完全丧失战略价值。核超级大国应做好表率,不将核武器作为威胁他国的手段。“战略力量”并非就是指核打击力量,“延伸威慑”并非就是指延伸核威慑。三是力促签署《不使用核武器公约》。“不使用核武器”规范是倡导“无核世界”的第一步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签署该公约之前,可采取一个中间状态:核大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达成一致互不瞄准、解除戒备状态、导弹头体失配、取消作战状态;停止增加核武器研发预算;不在境外部署核武器;安理会通过新决议明确要求所有核国家作出消极安全保证;承诺在国家安全报告或其他官方表态中不使用核威胁语言。

  其次,继续推动核裁军,强化防扩散。实现无核世界将是一个漫长、复杂而又极其困难的过程,采取阶段性核裁军方式是一个较为实际的选择。首要一步是,占世界核武器90%以上的核超级大国最小化核武器库,尽快将其核武库缩减至“最小点”(比如低于现有核武器库的10%)。在此基础上,其他核国家包括未签订《核不扩散条约》(NPT)的核武器国家,参加多边核裁军谈判。未签订NPT的核武器国家不得因为其不是该条约缔结国而逍遥法外。中期目标应是像禁止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那样缔结《禁止核武器公约》。防扩散也是全球核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务之急是推动NPT审议大会取得实际性成果。尽快谈判并实施《禁止生产裂变材料条约》,在此之前,所有有核国家均应宣布或继续停止生产用于武器的裂变材料。此外,应扩大非NPT签约国的国际义务,促其参加类似防扩散的机制和协议。

  再次,健全核安全国际机制。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强化安理会有关核安全的决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373、1540号和第1887号等决议,要求各国采取措施,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及其材料落入非国家行为者之手。其中,1540决议尤为重要,它要求各国采取行动提高WMD安全,并将其行动汇报给联合国。1887号决议要求所有国家尽最大努力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减少民用浓缩铀的使用。现在技术的进步可以生产取代浓缩铀的燃料,因此,国际社会可制定时间表逐渐淘汰之。其二,强化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保障监督作用。IAEA需要制订和定期更新核安全计划,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核安全项目。发达国家应贡献更多的核安全资金。IAEA技术人员可帮助成员国培训核安全专家。另外,应加快推动有关国家签署和批准IAEA《附加议定书》。为满足和平利用核能的需要,应尽快建立多边核燃料银行,统一管理国际燃料库存,在IAEA监督下向那些在核不扩散方面记录良好的国家提供民用低浓缩铀。其三,强化核材料及核设施的安全保障。制定保障全球核材料安全路线途:尽快批准和实施《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2005年修订案,制定核材料实物保护可测量指标;就减少核材料储藏地数量达成一致,确定优先关注的场地;尽快解决核安全问题的金融和技术资源;进一步强化《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协助各国更新立法和牌照发放规范,提高使用单位尤其是城市医院对放射源的安全保障意识。其四,延长G8框架下的“全球伙伴计划”,进一步扩展和强化俄美发起“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倡议”论坛,推动该论坛机制化,分享防扩散专家意见和信息。

  最后,强化核安全文化。一是使各国技术层面的对话定期化。创建经常性的核安全对话机制,邀请各国核工业部门、从事民用核能部门的专家参加,讨论核安全保障情况和应采取的其他措施。讨论既可以在双边也可以在多边进行,并适时邀请市民社会代表参加。技术对话并非要获得特殊设施,而是要获得处理安全问题的管理方法,比如安全监管、公司治理等。二是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各国情报机构、能源部门、从事核保安的军队和警察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分享核安全信息,交换彼此的经验,公布落实情况的年度报告。三是建立地区核训练中心。为提高核安全,美俄在俄罗斯境内建立了几个核安全训练中心,这些中心已成为提高核设施安全的专门知识摇篮和训练基地。建立训练中心的经验应值得推广,让全球各主要地区都有类似的、区域训练中心,培育当地核安全文化。发达国家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建立这些中心的所需资金,派遣相关专家,提供训练指导。这些中心可成为“全球伙伴计划”和IAEA核安全计划的组成部分,可以独立拓展业务,如对IAEA地区核监督活动进行补充。四是加强大众核安全文化的宣传。大力推广核鉴识科学,让相关从业人员提高鉴识能力,从源头上发现可能用于核爆炸物的核走私。在中小学和大学里开展更好的核安全普通常识教育和培训,并利用大众传媒监督和宣教作用,提高对核安全问题紧迫性的认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刘卿)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本网美女记者曼谷开博!
近日,本网年轻女记者只身赴泰国短期工作,正逢泰国时局动荡之际,她勇闯曼谷街头拍摄采访。 >> 详细

论坛
场上喧宾夺主的美女裁判
世界体坛上美女裁判不在少数。她们太过美丽,一出现就喧宾夺主,使目光集中在她们身上。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