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去年9月以前,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世界经济下行,而俄罗斯风景独好。因国际油价高涨,俄罗斯GDP以平均7%的速度增长近10年,拥有59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用石油出口收入累积的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逾2000亿美元。“梅普”高调应对金融危机,称俄罗斯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
但以盖达尔为首的自由派经济学家早就预言,美国次贷危危机会把俄罗斯拖向深渊。实际结果更加严重,受国际油价暴跌影响,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从7月的平均每桶129美元跌至12月的38美元,财政收入骤减,加之外资大量抽逃,2008年第四季度,外汇储备减少近2000亿美元,股票市值缩水75%,卢布对美元贬值超过50%。因年均油价高达每桶94美元,油气出口收入近3100亿美元,俄罗斯全年GDP仍增长5.6%。
今年,金融危机后果凸显,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1—7月出口下降逾50%,GDP负增长10.4%,经济全面衰退。“梅普”动用2000亿美元资金全力救市,由于财政吃紧,反危机重心从实体经济转向民生领域,反危机手段从财政政策转向货币政策,连续5次降低基础利率。
今年1—7月,国际油价逐渐回升,从每桶42美元涨至64美元,俄罗斯财政赤字低于预期值,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回稳。俄罗斯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在4000亿美元左右,卢布汇率从1美元兑35卢布升值到31.7卢布,居民本币存款增加。由于政府向股市注入1750亿卢布,用于回购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股份;建立俄罗斯标准交易系统,吸纳20支交投活跃的股票,并延长交易时间,改进交易规则。“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从年初的632点上涨至1089点。
民生领域救助措施初见成效,二季度部分经济指标环比微弱回升。因外汇收入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8个百分点,居民实际收入保持稳定,登记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
但是,俄罗斯对实体经济领域的援助措施效果不大,巨额资金没能顺利流向生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指标未见明显好转,经济回升动力仍显不足。
俄罗斯国内对经济前景看法不一。经济发展部认为经济发展前景乐观,危机已经触底。预计第三季度GDP将增长1.8%,第四季度继续保持增长,2010年增长达到1%。财政部以油价55美元为基础重新制定预算,预计明年预算赤字将达到GDP的7.5%,接近1000亿美元,因弥补预算赤字储备基金将被耗尽,并筹划三年内举借国家外债600亿美元。俄罗斯财长库德林称经济仍未触底,因不良贷款过多,第二波金融危机即将在银行体系爆发。近期,“梅普”未就触底问题公开表态,但认为明年经济会恢复增长。俄罗斯学者认为,政府被商人利益集团左右,难以看清经济形势。
当前俄罗斯潜在的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银行体系。俄罗斯政府通过对外贸易银行向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加剧银行不良资产比率上升,一季度这家俄罗斯第二大银行亏损高达202亿卢布。据估测,俄罗斯银行体系坏账比率为15%~20%,约为400~500亿美元。俄罗斯现有1100多家银行,但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危机政府必须全力注资,对外举借国债将被提上日程。俄罗斯企业外债不容乐观,危机初期,俄罗斯银行和非金融机构外债高达4978亿美元,今年需偿还1171美元,目前为止余额仍高达4150亿美元。企业被迫借旧债还旧债,俄罗期天然气工业公司等大企业增发100亿美元外汇债券。俄罗期企业外债多以股份抵押,债务风险有可能导致企业被外资控股。
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能源出口仍是俄罗斯经济恢复增长的主动力。金融危机加重俄罗斯对油气出口的依赖,上半年俄罗斯出口收入1255亿美元,油气出口占61%。油价不仅是俄罗斯预算基础参数而且是俄罗斯经济复苏的关键,如油价继续回涨,俄罗斯诸多经济难题将迎刃而解。但是,作为经济大国,俄罗斯把经济复苏的重担系于日趋金融化、政治化的油气价格,其经济风险不言而喻。
作者:王遒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