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去年8月8日发生的军事冲突,是冷战后的一场悲剧。临近一周年之际,却重又弥漫起浓重的火药味。且不说前段时间北约与俄罗斯各自以举行军事演习相示威,俄罗斯总统梅德维杰夫访南奥塞梯和美国副总统拜登访格鲁吉亚各为其撑腰;最近数日内南奥塞梯和格鲁吉亚当局更是剑拔弩张,颇有一触即发之势。它们频频指责对方开枪射击、发射炮弹,格鲁吉亚怒称俄罗斯企图在南奥塞梯自治州以外进一步多占领土,俄国防部则强硬表示保留采取一切措施保护南奥塞梯公民与俄当地驻军的权利,乃至8月5日南奥塞梯方面封锁了与格鲁吉亚内地的行政边界。虽然欧盟特别代表认为,经过调查该地区的紧张气氛“虚拟成分大于实际的战争威胁”,但是,再现紧张局势还是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紧张局面发生在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上旬“成功地访问”俄罗斯之后。据报道,奥巴马在与俄罗斯领导人会谈中,“气氛良好”,虽未正式就格鲁吉亚问题达成什么共识或谅解,但也没有故意挑起这个问题从而造成彼此之间的争执或不快。正如美联社分析所说,俄美两国围绕格鲁吉亚暗中较劲,与7月初两国总统会晤相互示好形成鲜明对照。
如今最棘手的问题是,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业已宣告独立,难以逆转;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尽管步伐有所放缓,但势在必行,用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最近的话说,格鲁吉亚通往北约的道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阔”。
从深层次看,俄格关系不时紧张的主要原因,还是去年引爆军事冲突的隐患并未消除。
政治上,格鲁吉亚领导人奉行亲西方政策,执意加入北约,加上乌克兰如果成为现实,俄罗斯认为北约就会从它的西南和南部对其形成合围之势。俄不能容忍它的传统势力范围亦即它自己所说的国家利益受到侵犯。
经济上,争夺油气流向的控制权是两国矛盾的一大症结。长期以来里海油气出口主要是通过俄罗斯境内管道系统。阿塞拜疆、土耳其和格鲁吉亚三国铺设了一条从巴库经第比利斯到杰伊汉的输油管道。国际舆论认为,俄格之间存在的问题是格鲁吉亚控制着这条管道,俄格纷争缘起石油而非单纯延续历史争斗。
外交上,不少舆论认为“一切起源于科索沃问题”。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被称作是西方策动科索沃独立的对照物,是俄用行动冲击以科索沃问题为靶子的国际问题双重标准。
奥巴马总统访俄之后,俄内外不少专家还认为,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等高加索国家的关系是影响俄美、俄欧关系的重要因素,西方国家也将格等国当作试探俄罗斯态度的手段。也有人说,俄格冲突挑战美国权威,让世界感受到了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无奈;而华尔街金融危机,更是让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实力下滑,从而会影响美国在对付俄格关系中的立场。法新社8月3日称,奥巴马政府正在“走钢丝”——一边是重启与莫斯科的关系,另一边是支持盟友第比利斯。如果格鲁吉亚主张分裂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局势再次变得紧张,那么奥巴马政府可能会失去平衡。美国驻莫斯科前大使詹姆斯•柯林斯8月4日也说:“美国偏向任何一方都相当危险。我们的挑战是如何避免陷入两难境地。”
至于俄方在军事冲突中的利弊得失,不少俄专家也在反思。例如在8月6日俄罗斯《新闻时报》版面上,政治形势研究中心副主任维塔利•伊万诺夫说俄“毁誉参半”;独立政治学家德米特里•奥列什金甚至认为,从俄长远利益看,“结果多半是负面的”。
显然,面向未来,俄格双方都不得不从长计议。况且,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密切,特别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等供应方面,还要依靠俄罗斯。俄罗斯也不能不考虑外高加索的特殊地缘因素和复杂的大国关系。俄格之间要根本解决问题,将涉及多方面的立场与利益,尚需一个较长过程。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表示,希望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这应该是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作者:俞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