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缉捕穆沙拉夫:“血亲复仇”的又一循环?

2009-08-13 06:02:39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报道,巴基斯坦负责穆沙拉夫案件的警察局长哈卡姆汗对外表示,鉴于巴基斯坦最高法院7月31日裁定穆沙拉夫2007年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做法违宪,因此一旦穆沙拉夫回国,将被“缉捕”,巴基斯坦警方还将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缉捕穆沙拉夫。

这是去年8月18日,巴基斯坦政治危机以穆沙拉夫辞职告终后,这个南亚国家政局的又一次剧烈地震。

裁定穆沙拉夫违宪的理由,是其实施紧急状态令、逮捕包括谢里夫在内的政敌和开除近60名法官等一系列行为。然而主导这一裁决的首席大法官乔杜里,恰是这60名被开除法官中最出名的一个,其最终复职也被认为是穆沙拉夫政治生命告终的标志。而参与裁决的法官小组中14名法官大多和“60人名单”脱不了干系。正如穆沙拉夫的辩护律师阿里汉所言,如此裁决,等于是当事人自己审判自己的案子,在裁定他人违法的同时,自己也有违法之嫌。

“自审自案”的何止乔杜里等法官?自去年大选以来即积极推动缉捕、审判穆沙拉夫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由于当初其政权正是被穆沙拉夫夺取,谢里夫也被迫流亡,其对穆沙拉夫一直耿耿于怀,报复的意念十分执着。在推翻穆沙拉夫过程中,谢里夫-乔杜里联盟起到核心作用。但由于谢里夫派在中产阶级中口碑不佳,最终被扎尔达里捡了个便宜。通常认为,让穆沙拉夫“体面下台”,不受法律追究,是扎尔达里当初和前者的君子协定,也是他得以上台的关键。把穆沙拉夫定罪,既报了一箭之仇,又可以打击扎尔达里的政治声望,自然是谢里夫求之不得的。

建国历史不长的巴基斯坦,坎坷的政治历程充满了“血亲复仇”的意味:布托被军队将领齐亚.哈克绞死,其女贝.布托上台后便开始抑制军方势力。而军人政治卷土重来后又以“贪腐”为由“反攻倒算”。如今代表司法的乔杜里和大法官们也好,在保守派穆斯林和贫困农村人口中极具影响力的谢里夫派也罢,仍旧秉承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传统,令人无法不担心,巴基斯坦政局是否因此陷入又一轮内耗的恶性循环?

穆沙拉夫之所以下台,和军方将领最后选择中立有关。巴基斯坦军费部分仰赖阿拉伯友好国家支持,与这些国家关系良好的谢里夫因此有了一张可以牵制、绥靖军方的王牌。但对穆沙拉夫的穷追猛打一旦扩大化,势必涉及更多军方将领,最终可能导致政局矛盾的复杂化,和政治平衡的再一次失衡。

谢里夫和总统扎尔达里之间同样有宿怨,当年扎尔达里被送上法庭,背后就有谢里夫派的推力。“血亲复仇”的泛滥对扎尔达里而言并非好消息。不仅如此,和美国关系密切、对穆斯林保守势力“不感冒”的扎尔达里应该知道,对军方的压抑,和谢里夫派的得势,将令保守势力更加强大,亲塔利班的力量再度抬头,这些都将直接对自己的政权构成威胁。因此直至目前,巴政府依然保持沉默。

从目前情势看,如果以现有指控定罪,穆沙拉夫只能被判处3年徒刑,远达不到一些法官、政客高呼的“绞死穆沙拉夫”目的。从乔杜里和谢里夫的暗示可知,他们下一步的打算,是推动议会裁定穆沙拉夫犯有“叛国罪”,从而直接将后者一笔抹杀。

然而在议会,谢里夫派并不占据多数,扎尔达里的人民党如何动作,将引人关注。此刻阿富汗大选将近,塔利班正竭力扰乱,令美军疲于奔命,美国势必不愿看到巴勒斯坦局势的混乱、军队士气的进一步下降和穆斯林强硬派的坐大。加上穆沙拉夫身在英国,这场“血亲复仇”徒具象征意义,却可能令本已混乱的巴基斯坦政局,陷入更加混乱的泥淖。

(作者:陶短房 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