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观察:大平台能否带来大收获

2009-07-29 17:43:37
我来说两句打印文章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7月27、28两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按照美国外交官方网站的说法,这将是“奥巴马时代奠定两个大国关系框架的对话平台”。

对话召开前夕,希拉里与盖特纳这两位美方领军人物联名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阐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意义,即“开创将经济与外交讨论相结合的新篇章”。正如二人在文章中所指出的,不论美国或中国,在全球化时代都很难单独解决某个全球性问题,而两个差异巨大的大国之间显然不可能没有摩擦、冲突与分歧,建立这样一个高级别的、制度性的全新对话平台,不论基于共同利益上的“同舟共济”,或基于矛盾分歧上的沟通、妥协,都是符合双方的基本利益的。

按照英国《经济学人》一篇文章的分析,不论美国或中国政府,对这样一个高级别平台都显得兴趣盎然。

就美国而言,中国是目前唯一可以“帮一把”或“拦一下”美国的大国,在某些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寻求与中国合作,在另一些问题上和中国形成制度性沟通机制,以免分歧和冲突扩大,对美国而言十分重要。不仅如此,在诸如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和环保、减排等问题上,美国向来习惯扮演要求者、指导者的角色,用居高临下的态度逼迫中方让步,但自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形势的变化,美方越来越难以维持自己的大嗓门,而中方的谈判立场非但越来越坚定,且随着实力的提高和美国自身在金融领域的失误,经常反过来扮演要求者的角色,这也让美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一种更有效、更合适的对话平台,将原先的专业性、经济性对话升级到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层级,给予中国以更高的礼遇,也便于向中国提出那些越来越不便启齿的要求。就在对话前夕,美方再次提及“久违”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并暗示中国“不能指望美国进口市场复苏”,应“集中精力发展内需”,事实上变相重复了以往“解决中美贸易逆差”要求,只是换了更礼貌的口吻,并笼罩上一层“战略性沟通”的华丽外衣罢了。

对于中国而言同样如此。按照《经济学人》文章的分析,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任何时候都对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十分敏感,提升级别和地位的战略对话平台会令中方感到高兴,不仅如此,按照中国的传统思维定式,“外事无小事”,任何国家间、政府间的妥协、共识,实质上都会上升到最高层级来讨论、决策,如今架构这个高级别平台,对中国而言,不过是将隐形的“大台面”公开化而已。

那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个大平台,是否真能带来双方所预期的大收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