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立法委主席阿齐兹·杜韦克在以色列奥弗的一个军事法庭受审。杜韦克的律师法迪·卡瓦斯迈证实,以色列一个军事法庭当天判处杜韦克3年监禁。这意味着明年1月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任期结束时,杜韦克不可能被释放。新华社/法新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时近2008年岁末,中东地区形势风雨飘摇,动荡依旧:伊拉克民族和解进程裹足不前,美国和伊朗在伊核问题上的对峙格局没有改变,巴以和平进程更是原地踏步,加之美国大选之年,各方对美中东政策走向观望心态加重,致使今年的中东局势停滞不前,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弊端与疲态也日渐凸显。
伊拉克战争爆发五年来,诸多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这场战争使美国在人员、经济、政治和国际声望等方面付出巨大代价,伊拉克人民更是深受其害。当前,伊拉克安全形势有所好转,美军经过增兵及策略调整之后,宏观上控制伊安全局势的能力有所增强,重建进程也取得进展,但伊各派别围绕石油资源及美国撤军等问题矛盾尖锐,政治和解进展缓慢,内部暴力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2月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的记者会上,美国总统布什(左)弯腰躲避袭击。当日,一名伊拉克记者在布什与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右)召开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脱下自己的鞋,扔向布什。新华社/路透
2008年,伊拉克政府日益体现出独立的一面。例如前不久美国与伊拉克签署的驻军协议,马利基政府在主权问题上态度坚决,最终迫使美国在设定具体撤军时间表、治外法权等问题上作出妥协。这预示着,美国在处理美伊双边关系中“一边倒”的优势被削弱,伊拉克政府作为本国各派表达利益诉求的政治特征越发明显。这将有助于强化伊拉克各派的国家认同感,为政治和解创造有利条件。

伊朗海军护卫舰发射舰载反舰导弹。
伊朗核问题有惊无险。尽管美伊两国互不相让,几度剑拔弩张,但双方毕竟顾虑重重,面临诸多羁绊,因此2008年没有爆发冲突。继1737号和1747号决议之后,美国今年又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出台1803号和1835号决议,试图加大制裁力度,但对伊朗影响有限。伊朗一方面以军事演习、导弹试射、外交声明等形式示强,坚守不暂停铀浓缩活动的底线,另一方面表示愿意同美国缓和关系,力图通过谈判维持斗而不破态势,以拖延战略等待美国新政府调整对伊政策。
伊朗核问题的关键是美伊关系。伊朗以核问题为手段与美国周旋,寻求与美直接对话并获取其对伊朗现政权的安全承诺,最终与美实现关系正常化。而布什政府对伊朗政策中,制止伊朗核活动只是手段,谋求更迭伊朗现政权才是目的。近期,美国对伊动武的可能性随着布什政府的谢幕已基本排除,但长期来看,伊朗争做地区强国的努力与美国独霸中东的企图难以避免地形成冲突。美当选总统奥巴马虽主动要与伊朗对话,但遏伊战略会否改变尚待观察。
鉴于在两伊问题上严重受挫,布什政府出于政治需要试图在长期忽视的巴以问题上有所作为,于是去年11月27日召开了旨在推动巴以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的中东问题安纳波利斯峰会。但在2008年,虽有布什和赖斯的穿梭外交,巴以问题终因积重难返未能取得任何突破,加之巴内部派别分歧严重,以色列各政党围绕明年年初的议会选举明争暗斗,谈判双方的代表权被极大削弱,达成和平协议的难度加大。

12月14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支持者在加沙城举行集会,纪念该组织成立21周年。 新华社发
历史证明,巴以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取决于有关方面的政治意愿和果断行动。巴以双方须摒弃民族积怨,增进互信,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突破,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实现“以土地换和平”的目标。中东公正持久和平的实现,需要国际社会继续作出不懈努力,特别是美国,必须放弃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东地区在风雨飘摇中又度过一年。渴望和平的人们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依然抱有期望。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