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与需
●全球能源价格一路上涨,拉动国内能源价格,煤炭还有涨价空间。
●各地大干快上的热情不减,新增煤炭需求大大高于煤炭产量增幅。
●国内煤价大大低于国际煤价,导致企业进口煤的积极性下降。
●煤炭资源利用率的普遍低下,也加剧了煤炭供应的紧张局势。
●山西的核定产能仅仅5.9亿吨,但是每年调出需求就是6亿吨。
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幅度增加。有专家预测,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到来和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展开,煤炭供应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007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从2006年的6亿多千瓦上升到7.3亿千瓦。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增加9.68%,钢铁产量同比增加15.7%,均超过了煤炭产量的增幅。全国各地相继上马的煤化工项目,进一步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今年一季度,电力行业耗煤3.77亿吨,增长12.9%;钢铁耗煤1.03亿吨,增长4.7%;化工行业耗煤3300万吨,增长6.6%。这些都加剧了煤炭供应的紧张局势。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山西省外销煤炭5.4亿吨,今年要满足全国经济正常运行,预计需要调出煤炭6亿吨,加上本省生产生活用煤2亿吨,省内外共需煤炭8亿多吨,而目前国家核定山西生产矿井的产能仅仅为5.9亿吨,供需缺口超过2亿吨。到4月末,全省煤矿、发煤站账面库存1537万吨,比年初减少943万吨,下降了38%,且分布在2000多个矿、站,很难满足正常装运要求。而且,一些省份的电厂远离煤炭主产区,需要铁路直达运输。而铁路运输能力增长有限,且分布不均,导致区域性煤炭供应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眼下各地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热情不减,导致煤炭需求攀升。以电力为例,2007年,我国装机容量达到7.3亿千瓦,今年还将投产9000万千瓦,达到8亿千瓦装机,到2010年将达到10亿千瓦,其中75%为燃煤的火电机组,这势必会加大电煤供应压力。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火电比重过大,2007年达到78%,超过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的一倍。过高的火电比例不仅给电煤供应造成紧张,也给电煤运输带来困难,还增加了节能减排和环境压力,增加了电力运行的不稳定因素。
一方面是国内煤炭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国际能源价格节节攀升。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对国内煤炭价格有较大拉动。专家估计,煤炭尚有较大的涨价空间。
另据来自海关的消息,今年4月24日,澳大利亚优质焦煤现货价格为124余美元/吨,而同等发热量的山西煤仅615元人民币/吨,两者相差达258元人民币/吨。这必然导致企业进口煤的积极性下降,进一步推涨国内煤价。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转化效率低,比如目前火电发电煤耗较世界先进水平高出20%左右。
如此,煤价能不高吗?煤能不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