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已成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跨国公司在其中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本报资料图

“中国企业比我们还差”,成了部分跨国公司面对在华污染时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时隔10个月后,一份污染企业名单,令多家在华跨国公司再次成为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
根据公开的报道,截至8月中旬,位列污染企业名单(以下简称“名单”)上的跨国公司共有90家。“其实现在已经超过100家了。”8月23日,该名单出台机构、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而在10个月前,这个数字仅仅是33家。
让人惊讶的不只是火箭般窜升的数字。
在《国际先驱导报》得到的这份名单中,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入围,其中不乏百事、雀巢、通用等声名显赫之辈。更让人意外的是,有的公司在去年就因同样问题被曝光,时至今日,依然榜上有名且风头日盛:它们在中国的多家分公司加入名单“扩大战果”。
大公司在华污染变本加厉
“我们只是把违反了环保规定的企业收集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地看到了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跨国公司的名字。”按照马军的说法,名单出炉很有些“无心插柳”的味道。
从去年5月开始,马军和他的同伴着手建立中国水污染数据库。考虑到“污染源的信息也很重要”,他们就决定把违规企业名单也收集起来,信息源则主要来自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
正是这一不经意的发现,让马军从此欲罢不能。
去年10月,33家企业名单被公布后,跨国公司在华污染问题开始为更多的中国公众所熟知。随着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今年的“名单效应”传播更广,影响也更大。
与去年相比,同一家跨国公司多个分支机构同时违规,或者同一家公司多次违规,是这次名单的一个特点。比如,美国百盛餐饮集团旗下的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其在上海就有6家餐厅因“拒报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等问题被上海市环保局列入“2004~2005年本市环保系统查处违法企业名单”。与此类似,百事可乐国际公司的长春、南京、福州和广州四家分公司也遭遇通报,原因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问题。哈尔滨一家中外合资公司早在两年前即被黑龙江省定为省控重点污染企业,但最近又因涉嫌污水直接外排,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松花江流域2007年第一批环境违法企业名单。
马军认为,数量增加有环境执法力度加强、信息公开程度加大等因素使然,但与此同时,个别企业污染问题也的确非常严重。“有些企业,虽然只被记录了一次超标(排放)情况,但我们发现,它们多年来从未达标过,污水处理设施根本不起作用。”
发展中国家企业悄悄跟进
与西方知名跨国公司相比,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华污染也已初露端倪。
名单上显示,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是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独资企业,2006年5月,该公司因“排放废水浓度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等问题受到宁波市环保局处罚。而另一家来自印度的化纤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湖北襄樊投资。马军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这种污染度比较高的企业,厂址却选在了城市的上游。
“这种趋势确实值得我们警惕,如果再不加强我们的环境执法力度的话,那么我们的‘世界工厂’就要变成世界的垃圾厂了。”马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