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 2007-08-13 14:32 ]

上涨和下降因素并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分析,今年下半年价格总体水平将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中缓慢上涨,下半年的秋粮收成影响较大。他认为,下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和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并存。相对而言,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稍多。曹长庆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周期性。以生猪为例,母猪怀孕后生出仔猪再长成育肥猪出栏前后约需17个月的时间,因此这种上涨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中国人民银行8月8日公布的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坦言,粮食、肉类等食品价格短期内易涨难落。当前旱情较重,秋粮生产形势有不确定性。而快速城市化、接近12%的经济增长对商品粮的需求大为增加,生物燃料用粮需求仍会较快增长,国际粮食供需关系也在进一步趋紧。肉类供应增加存在一定周期,同时生猪饲养成本已显著上升,肉价维持高位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并容易波及其他食品价格。《报告》认为,目前,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则表示,目前应该提防部分行业借涨价之风而无故拉高价格。

杜鹰表示,粮食问题,除继续加大补贴力度外,要明确今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更要正确处理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在对待玉米等主要农产品向乙醇转化的问题上,近期恐怕要从严控制。中国的生物质能源要发展,但必须坚持走非粮路线,主要以非粮作物为原料。加强粮食进出口调控也非常必要。此外,我们要大力扶持生猪生产,积极推进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结合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建立母猪保险和母猪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给予支持。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将采取财政、信贷和保险等多种措施,支持粮食、畜牧、蔬菜等主要农副食品生产。(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殷新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