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排行>栏目精选
中国黑色富豪沉浮录

[ 2006-04-18 10:21 ]

 

黑色富豪榜之张晨

事态远没有明朗。

中国黑色富豪沉浮录1月21日,开开实业(600272.SH)的董事长江玉森以“正在开会”为由谢绝了记者几天来的采访要求。而沸沸扬扬的原公司总经理张晨携款潜逃案,已经让开开实业很受伤。1月21日一开盘,开开实业的股票即告跌停,当天下跌7.59%。

同一天,公司也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张晨在任职期间所犯的经济问题,已经进行司法审计,而其利用职务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有待审计结果的确定。

张晨潜逃

一切矛头指向张晨。

1月19日,开开实业就称,公司从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获悉,原公司总经理张晨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消息人士称,张晨可能涉嫌侵吞数亿国有资产,目前,公安局已经派人进入公司,而主管机构——证监会也已经派人进行调查。“最近公司很忙。”


1月20日晚上9点,记者联系公司董事长江玉森时,其称“还在开会”。

“审计没有出来,我们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1月21日,开开实业董秘徐笑白再次表示。

张晨者,美籍华人。在开开实业的资料当中,张晨以Charlie Chang的英文名字出现。有限的资料显示,张晨41岁,曾任美国太平洋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嘉信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2年6月28日开始担任上海开开实业的总经理。

2004年12月30日,在开开实业董事会上,张晨被免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当天张晨还在公司。”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而几天之后,就和张联系不上了。

一种说法是,张目前可能在国内潜逃。有消息称,去年下半年,开开集团有员工向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告发张晨侵吞开开集团的国有资产。2004年12月底,静安区公安经侦分队将张晨叫去谈话,当时公安局就收缴了张的美国护照。

随同张晨的潜逃,开开实业的另外四位董事也“联系不上”。

1月21日,开开实业进一步公告,在公司最近召开的两次董事会上,由于无法联系,陈敏仪、吴利华、许佩能和熊克力等四位董事均没有出席。

1月21日,记者试图和当事人联系。但熊克力的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而吴利华在接听电话后,一听询问张晨的事情马上挂断电话,再拨打时已关机。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以上四人均和张晨掌控的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陈敏仪,1972年出生曾在Jinwoong Copprate公司担任业务助理,现任嘉信达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利华,1971年7月4日出生曾在杭州省轻工业厅工作,现任上海和康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和康)董事、业务主管。

许佩能,1950年9月出生先在杭州人民文具店任经理,1989年起任杭州友谊公司副总经理。现任上海九豫服饰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九豫)海外部总经理。

熊克力,1994年至1999年,任上海新万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副总裁,现中国浦实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

众所周知,张晨是在2002年上海和康、上海九豫等三家公司收购了开开集团拥有的开开实业部分股权后,而担当开开实业的总经理的。

关键公司

毫无疑问,上海和康、上海九豫和上海怡邦针织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怡邦)是这次事件的关键公司。

2002年2到5月间,开开集团将自己拥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上述三家公司。

转让后,上海九豫(持股7.82%)成为开开实业的第二大股东,上海怡邦(持股6.17%)为第三大股东,而上海和康(持股4.53%)则是第四大股东。

尽管开开集团仍然以14.44%的股权比例坐拥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但上述三家公司的股权相加已经达到18.52%,超过开开集团。

资料显示,上述三家公司几乎同一时间成立。上海和康于2001年12月20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云鹏。上海怡邦成立于2001年12月26日,两名股东李冬青和雷慧琦各持股70%和30%。而上海九豫成立于2001年12月19日,自然人楼子平持股70%,朱曼林持股30%。

表面上,三家公司没有任何联系。1月20日,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三家公司就是为了收购开开的股权而成立的空壳公司。

1月21日,按照工商资料的电话,记者联系上上海九豫的一位职工,其称,公司的人员大都是兼职的,包括公司的财务都是兼职。而且三个公司是一套人马。

身份证显示,张云鹏、李冬青、雷慧琦以及朱曼林都是杭州人。

事实上,上述三家公司成立时,其原始注册资金仅仅只有50万元。此后在2002年2月份相继增资,如上海怡邦在2002年2月11日增资到15050万。上海九豫在2002年2月27日增资到18050万。

不过,市场人士分析,上述公司的增资可能涉及虚假增资。1月21日,开开实业公告表明,上述三家公司的股权转让款至今没有交付。所以,上海二中院在近日冻结了三家公司持有的共18.52%的开开实业股权。

最关键的是上海和康公司,原始投资人是张云鹏(70%)和吴利华(30%),2002年2月4日增资到10050万,而其受让开开实业股权是在2月9日,增资时间恰到好处。

而当年12月,张云鹏和吴利华将自己拥有的股权分别转让给深圳桑达宏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桑达电子总公司。

深圳桑达电子总公司是深桑达(000032.SZ)的控股股东,其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的子公司,而深圳桑达宏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深桑达的下属公司。

如此,关于熊克力的事情也就豁然开朗。熊克力目前是中国浦实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而中国浦实电子的母公司就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这就不难理解,在开开实业收购三毛派神(000779.SZ)时,会委派熊克力担任三毛派神的总经理。

可疑的路径

而矛盾的焦点是,张晨是如何侵吞开开的国有资产的。

1月20日,开开实业的一位董事告诉记者,张在进入公司后,就不断对外设立公司,并通过担保贷款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资金。

张晨利用自己的职务,数次为嘉兴港区大洋服饰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担保。2004年7月23日,开开实业为嘉兴港区大洋服饰有限公司向交通银行嘉兴乍浦经济开发区支行申请最高授信额折合人民币6000万元提供保证担保;2004年12月30日,开开实业为嘉兴港区大洋服饰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的担保。前后累计为其担保人民币已达7050万元。

嘉兴港区大洋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开开实业在其中的股权是70%,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晨,而总经理牛传国是当时张聘任的。

同时,开开实业曾为上海怡邦担保730万元。

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张晨通过成立毕纳高地产公司转移上市公司的资金。2003年12月18日,开开实业、开开集团和Emirates Far EastInvestmentLtd.签署了共同投资设立上海毕纳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合同。

毕纳高地产注册资本为3亿元,投资总额为10亿元,其中开开实业出资1.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0%;开开集团出资0.3亿元,占注册资本的10%;Emirates出资1.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0%。

2003年10月13日,开开集团与安联投资签订《东海广场一、二期在建工程项目转让协议书》,安联投资将该项目整体转让给毕纳高。

但该项目转让后,东海广场并没有获得新的进展。1月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50层的大楼外立面锈迹斑斑,属于典型的烂尾楼。

2004年7月,张晨又让三毛派神加入其中。三毛派神受让开开实业持有的毕纳高地产7000万元出资额对应的股权,同时对毕纳高地产增资5000万元,最终三毛派神流入资金1.2亿。

另外,张晨通过成立担保公司转移资金。2003年12月5日,开开实业和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和深圳市中经领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广东中深彩融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2.5亿元,其中开开现金出资1个亿。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40%。而据媒体调查,深圳彩电总公司已人去楼空,该公司也隶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据说,当时开开集团引进张晨是看好张的海外贸易的途径。而最后的结果是事与愿违。在张进入开开实业后,外贸单子确实增长,但公司的业绩每况愈下,2003年公司每股收益0.127元,而2002年是0.209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