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新时期文学发韧之作《班主任》的作者刘心武近年醉心「红楼梦研究」,更亲赴电视台为观众评析这部中国「天字第一号」的伟大小说。刘心武从「金陵十二钗」中最神秘的一位秦可卿入手,解剖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政治。二零零五年,他的《红楼望月》问世,这是极具学术份量的专门着作,又是带给读者酣畅快意的「大散文」。书中分析贾链在悍妻王熙凤生日那天跟鲍二家偷情,「不仅是肉欲旺盛,追逐皮肤滥淫,而且,也是对平日在王熙凤那强悍性格压抑下爆发出的一次大反叛、大发泄」。这种淋漓尽致的文字表述,正是小说家刘心武「文学即人学」的悟性与流畅文笔的「绝活儿」。但刘心武的「红楼梦研究」引来学界的质疑,认为他不懂学术规范,更有人痛斥他研究秦可卿,「与富人们造楼包养女明星有异曲同工之妙」,「引导读者和观众跟着往无聊、虚无的情色文化中沦陷」。刘心武反击称人格尊严受到玷污;更伤心地表示「英国人直到今天还在研究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不明白我们今天研究《红楼梦》、普及经典名着怎么就是文化腐败呢?」
香港作家董启章的长篇小说《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以清晰的时代意识,梳理自身和家族的历史,也带出香港的人文脉络,作者的充溢才气甚为瞩目。在书中,不约而同迷恋金属饰物的一对恋人,在心灵与身体坦然相见的时刻,解下各自的饰物坠子,竟然一个是锣栓,另一个是锣帽,「早就坚信它的另一半在哪里」的双方,「捏着属于自己的一半,拼合在一起,沿着纹坑的轨迹,旋进去,直至最深,直至尽头」。全书结构像一部二重奏,作者一方面以写信方式,回溯上几代香港人的人生历程;另一方面,对收信人香港少女栩栩、另一位生于大陆的香港少女如真、及作者个人生命现状作精致描述。董启章的灵感来自一本中国古代奇书《天工开物》,作者为明朝文人宋应星,介绍三百多年前的农业与作坊技术,文字的详细解说及古朴生动的插图,令作者发现自己的文字工厂与该书之间有「潜在关系」,令他顺畅写出这部华丽多采的二重奏,再现了正直与扭曲的价值观、过去与未来、生命史与心灵史。作品忧伤而优美,文字从容大气。这是经典作家才具备的语言功力,也是香港终于修出的文学「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