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东电社长住院 海水放射性碘超标3355倍|火星探测器“长眠不醒” NASA恐永失“勇气”|非洲保护区上演大战 雄狮遭斑马狠踢威风扫地|
时政>非洲拉美>非洲
西方媒体:利比亚战争诠释“奥巴马主义”
2011-03-31 09:25:28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西方媒体:利比亚战争诠释“奥巴马主义”

在3月28日晚的讲话中,奥巴马明确指出,美国政府干涉海外冲突的最基本条件是“美国国家安全并没受到直接威胁,但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受到了威胁”。

西方联军针对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进行到第9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都华盛顿第一次就利比亚局势正式发表电视讲话,对美国发起军事行动的目的和在这场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解释。西方主流媒体普遍把奥巴马3月28日晚的这番讲话解读为美国外交政策中“奥巴马主义”形成的标志。

从执政之初,奥巴马的外交风格就与前任布什总统有着明显的差异。“布什主义”以伊拉克战争为代表,在外交政策方面表现出了美国利益至上、先发制人、单边行动等鲜明特点。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经济学人》、《卫报》和《独立报》等的描述,“奥巴马主义”大致可被概括为:美国在发生冲突的国家或地区奉行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有选择性干涉政策。

在28日的讲话中,奥巴马明确指出,美国政府干涉海外冲突的最基本条件是“美国国家安全并没受到直接威胁,但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受到了威胁”。英国媒体对此解释道,从战略资源和地缘政治角度讲,利比亚并不属于美国的核心利益,但利比亚听话与否将关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这个北非国家的前途命运既会影响已经露出“革命”苗头的也门、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又会影响刚刚“变天”的埃及和突尼斯,而美国在这些国家的利益则比在利比亚大得多。

《卫报》30日刊文称,对于美国总统来说,无论是否发起海外干涉行动都会招致批评。“奥巴马主义”在美国的核心利益和非核心利益之间划了一道明确的界限,涉及前者时,如有必要,美国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单边行动;若只涉及后者,美国则不会扮演“世界警察”角色,而是担任“世界警长”,负责指挥多边行动。这次多国联军干涉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就很好地体现了“奥巴马主义”。

然而一旦也门或叙利亚的局势也失去控制,美国将怎么办呢?也门境内有许多基地组织的训练营,“胡德堡枪击案”凶手的“精神导师”、宗教极端人士奥拉基就藏身也门,这些恐怖组织势力直接威胁美国本土安全。《经济学人》报道说,奥巴马正在酝酿另一篇重要演讲,将阐述美国对今年1月以来阿拉伯各国的“觉醒”运动的看法,也将解释美国为什么对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等国的国内动荡采取不同做法。

批评人士则认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缺乏一致性,且美国的核心利益并非一成不变,“奥巴马主义”不能根除“威胁美国安全的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张品秋 编辑:刘纯萍)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新西兰赌场 波霸不准进入
“胸部大”是女人的追求之一,但“胸部太大”在新西兰的基督城赌场就未必是好事。 >> 详细

论坛
网友实拍港澳地道小吃
全港最好吃的鲜油菠萝包,麦兜的鱼丸粗面,所有你在港剧里看到的小吃,都能在这里找到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