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英特工在家中浴室遭谋杀 距军情六处总部仅数百米|英安全专家解析菲警察营救人质“十宗罪”|唤醒人体防御系统 美找到癌症克星|
卡特低调开始第二次平壤之行 美方强调私人性质
2010-08-26 09:47:25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于朝鲜当地时间25日下午4时35分(北京时间下午3时35分)乘坐商用包机抵达 朝鲜首都平壤,开始其第二次平壤之行。

朝鲜

日程尚待协商

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外务省美国局局长李根等官员到机场迎接卡特。卡特在机场没有发表任何讲话,在与金桂冠等握手寒暄并接受朝鲜儿童献花后,随即坐车离开机场。

但是 朝鲜外务省官员说,卡特此行的日程需在抵达后协商,目前尚不知道其何时离开。卡特将会见朝鲜政府官员,就朝美关系、朝韩关系及朝核问题等交换意见。目前尚不得知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是否将会见卡特。

据 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当天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会见了卡特。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谈话。当晚,金永南在平壤百花园迎宾馆举行宴会,欢迎卡特的来访。对于会见内容,朝中社的报道没有透露。

卡特曾在1994年6月访问平壤,与时任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会晤。那次访问对当年朝美签订《日内瓦核框架协议》和朝韩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国

强调私人性质

美国官方此前证实了卡特即将访朝的消息,但强调卡特此行不代表 美国政府,而是一次私人访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23日表示,卡特此行是一次私人性质的人道主义努力, 美国政府不愿就此谈论任何细节,以免影响将戈梅斯平安带回美国。24日克劳利仍然拒绝发表任何评论。在被问及 美国是否准备就朝鲜最近发生的水灾提供援助时,克劳利说,美国“欢迎向朝鲜人民提供支持的机会。迄今没有向朝鲜提供援助,不是因为 美国不愿意帮助”。他说,朝方迄今没有表明愿意接受来自美国的援助。

美国主要媒体对官方立场相当配合。在8月25日的 美国主要大报上,没有一条与卡特访朝相关的消息。

卡特此次访问与目前正在朝鲜服刑的 美国公民戈梅斯的释放问题有关。美国媒体对卡特此行是否意味着美朝关系出现松动极为关注。美联社曾引述一位美国官员的话称,朝鲜已同意,只要卡特访朝,朝鲜将释放戈梅斯。卡特预计在平壤逗留一夜,随后同戈梅斯一起于26日返回 美国。美国官员称,此行中没有 美国官员一同前往。据韩国媒体报道,卡特此行与其妻子罗莎琳和卡特中心主任约翰·哈德曼同行。

卡特卸去美国总统职务后穿梭于世界各地,对诸多国际冲突提出解决方案,还在多国选举中担任过观察员。2002年5月,卡特访问古巴,并与菲德尔·卡斯特罗举行会谈,成为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第一位访问古巴的美国离任或在位的总统。因“数十年来锲而不舍地为国际冲突寻求和平解决方案”,卡特获200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韩国

媒体关注结果

韩国联合通讯社25日援引朝中社的消息报道了卡特当天抵达平壤进行访问的情况。韩联社分析说,虽然此次卡特访问朝鲜目的在于寻求使美国公民戈梅斯获得释放,并且是以个人的身份进行访问,但是“美国前总统访问朝鲜”这一事件在性质上可以成为缓解朝美关系乃至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突破口。韩联社指出,卡特曾于1994年6月以个人身份访问过朝鲜,与时任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举行会谈,并推动朝美举行谈判,此次卡特访问朝鲜也可能会发挥缓和朝美关系和朝核问题紧张局面的作用。

韩联社还分析,如果此次卡特访问朝鲜能够为重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打开局面,韩朝关系将可能转入对话氛围,被朝鲜扣留的“大承”号渔船和船员也有望早日归还。韩国YTN新闻台报道认为,卡特1994年访朝推动了朝美对话,希望此次除了寻求使美国公民戈梅斯获得释放之外,还会取得另外的成果。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笛)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劲爆的沙滩排球啦啦队美女
夏日即将过去,可沙滩上的运动才刚刚开始!这些沙排拉拉队美女们成为了沙滩上的亮丽风景线。 >> 详细

论坛
航拍美国住宅
不仅有城镇远景、房屋街道近景图片,还有住宅参考价格!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