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气味露马脚 哥警方查获可卡因仿制大力神杯|美国耗资5亿美元打造“天眼”监视太空垃圾|希拉里电邮盯梢爱女婚礼筹备 奥巴马或成嘉宾|
看波兰总统大选中的多重对决
2010-07-05 09:01:06      来源:国际在线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波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即将于7月4日举行,两位候选人科莫罗夫斯基和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将展开最后的对决。两位性格各异的候选人,在内政、外交、经济、民生等领域也是立场迥异,对波兰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的理念。分析人士认为,科莫罗夫斯基和雅罗斯瓦夫分别代表了波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正是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对决。

    首先,雅罗斯瓦夫和科莫罗夫斯基分别是波兰的传统价值与开放理念的代言人。卡钦斯基兄弟是波兰政坛上奉行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力提倡宗教价值和家庭观念,主张限制同性恋权利,恢复死刑,对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持怀疑态度。在卡钦斯基兄弟支持者的眼中,雅罗斯瓦夫是一位强有力的爱国者,能够在欧盟以及国际社会中更好地捍卫波兰的国家利益。但在另外一些波兰人看来,雅罗斯瓦夫则是保守和固执的代名词。在雅罗斯瓦夫2006年至2007年担任波兰总理期间,他在外交领域一系列充满民族主义、保守主义色彩的言论和举动,使得波兰与德国、俄罗斯以及欧盟之间都一度出现了关系紧张的局面。他也因此被很多人称为波兰“最大的政治狂人”。

    科莫罗夫斯基在内政、外交方面则相对开放和温和。他主张波兰更深入地融入欧盟,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希望波兰能够在2015年左右加入欧元区。在对待同性恋、堕胎、试管婴儿等敏感问题上,科莫罗夫斯基立场都更加温和。在宗教问题上,雅罗斯瓦夫和科莫罗夫斯基分歧尤为明显,雅罗斯瓦夫推崇传统的宗教价值观,而科莫罗夫斯基则主张限制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过分重要的角色。在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两人的支持者群体也因此界限分明。老年人、虔诚的教徒以及教会基本上都是雅罗斯瓦夫的坚定支持者,思想更开放的年轻人则更多地支持科莫罗夫斯基。

    其次,雅罗斯瓦夫和科莫罗夫斯基还分别代表着底层百姓与富裕阶层、农村民众与城市中产的不同选择。卡钦斯基兄弟在成立法律与公正党之初,就打出了“捍卫穷人利益”的口号,并因此获得了大量中下层百姓以及农村选民的支持。雅罗斯瓦夫在竞选中承诺放缓波兰的市场经济改革、增加福利开支、建立体系完善的福利国家,以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而科莫罗夫斯基则主张削减公共支出,并对波兰的经济体制,特别是退休和养老金制度进行深入改革,这被很多波兰人看作是重商主义的表现,只会让精英阶层越来越富裕,却忽视了穷人的利益。正因为如此,雅罗斯瓦夫在农村选民中的支持率一直稳定在三分之二以上,而科莫罗夫斯基则受到城市中产、商界和资本市场的欢迎。

    另外,在一定程度上,科莫罗夫斯基和雅罗斯瓦夫之间的竞争还是很多波兰人心中理智与情感的较量。雅罗斯瓦夫在竞选过程中主打“温情牌”,利用波兰民众对卡钦斯基总统遇难的悲伤和同情,赢得了很多中间选民的支持。对于很多投票给雅罗斯瓦夫的波兰选民来说,他们的选择并不是因为认同雅罗斯瓦夫的政策主张,而是出于对遇难的莱赫·卡钦斯基的怀念。而科莫罗夫斯基作为执政党的候选人,一直对选民“晓之以理”,表示自己上台后能够更默契地配合图斯克政府,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强有力的政策集团。科莫罗夫斯基还是雅罗斯瓦夫,理智还是情感,这是很多波兰选民需要做出的抉择。

    在总统大选的第一轮投票中,雅罗斯瓦夫和科莫罗夫斯基胜负未分。在4日,两人又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传统与开放,贫穷与富裕,情感与理智,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选民群体,将展开最后的对决。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杨洁)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各国的美女保镖大比拼
克尔恰金娜曾是一名射击运动员,后来被克格勃招收,成为最早的女保镖之一。 >> 详细

论坛
舞台王者迈克尔·杰克逊
一年前,巨星迈克尔·杰克逊陨落。一年后,让我们透过旧照回顾舞台上的天王魅力。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