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实拍火山爆发后空无一人的英国机场(组图)|五角大楼预计2015年伊朗导弹可打到美境内|美民众在华盛顿附近持枪抗议 矛头直指奥巴马|
情系中国体育事业
2010-04-22 09:11:24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萨马兰奇和中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1978年,中国刚刚打开对外开放的门户,一切开始重新焕发活力,而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尚未恢复,十亿中国人被排除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外。就是在这一年,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

此后,他开始四处奔走,劝说欧洲奥委会委员支持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一年后,这一提案终于被通过,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萨马兰奇曾说:我那时想不通,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

***为中国颁发第一枚奥运金牌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开赛第一天,中国选手许海峰在手枪慢射中为获得了一枚金牌。这是该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人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萨马兰奇亲自把这枚金牌挂在了许海峰胸前。这是他在会前就对中国代表团做出的许诺,要为中国颁发第一枚金牌。这也是萨马兰奇担任主席后颁发的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

***鼓励中国申奥

洛杉矶奥运会后,萨马兰奇应邀来到中国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并与邓小平进行了交流。

国庆庆典后,萨马兰奇对当时已经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何振梁说,中国应该开始考虑申办2000年奥运会了。正是受到萨马兰奇的鼓励,中国政府决心开始奥运会申办之旅。1990年,在萨马兰奇的大力推荐下,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力促两岸团结

除了何振梁,还有一位中国运动员的命运也因为萨马兰奇而改变,她就是邓亚萍。邓亚萍退役后在萨马兰奇推荐下,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由此成为第一位进入国际奥委会的中国运动员。

萨马兰奇还十分关心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团结和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作。1988年,在来自台湾的吴经国先生和来自大陆的何振梁先生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后,萨马兰奇专门把吴先生和何先生找到一起,对两人在两岸和平发展和奥林匹克合作方面寄予厚望。此后吴先生和何先生在北京成功申办奥运过程中做出了特殊贡献。

***力挺中国办奥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萨马兰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身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他并没有投票权,但热爱中国的萨马兰奇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让北京举办一次奥运是他在离任前的最大心愿,只有这样,他的奥运人生才没有留下遗憾。

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3天后,完成了在任期间最大心愿的萨马兰奇宣布卸任。

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从西方一些地区传来抵制北京奥运会的声音。萨马兰奇明确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反对奥运会政治化。他说:“体育世界是美妙的,国际奥委会是一个由204个不同种族、不同传统、不同社会制度的成员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和平相处,因此奥运会是青春、体育与和平的盛会。西藏事件不应成为抵制奥运会的口实。”

他还表示,“那些在人权问题上指责中国的国家应该先反省自己,而不是利用奥运会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国际奥委会不是一个政治组织,制度不同不是我们该管的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制度是每个国家自己的事”。

萨马兰奇认为,“选择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十分正确的,我从不为此后悔。中国最近25年来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经济发展举世瞩目,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中国从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经济强国。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具有历史意义,其奥运设施如鸟巢、水立方等将载入史册”。

2008年7月,萨马兰奇再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参观游览,全程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和比赛。

***撰文诉中国情缘

2008年9月,西班牙《先锋报》刊登了他所撰写的题为《我为什么爱中国,尊重中国?》的文章:“中国人民是一个拥有超强记忆力的民族,他们懂得珍惜患难之交,不会忘记患难时期与自己站在一边的人。正因为如此,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我才能享受到中国人民的友谊和对我的爱,这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情感。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

(来源:中国日报网 方颖 编辑:小唐 李卉)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摄影师冒险拍火山喷发
冰岛火山喷发时,一名英国摄影师恰好在附近工作,用手中相机记录下火山爆发的震撼时刻。 >> 详细

论坛
全球最吸引人的10大地铁站
在设计风格上别具一格的这些地铁站,分外吸引人们的目光。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