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推荐> 哈马斯7日回复是否接受以色列长期停火协议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网 曾招募80余女人弹 | 辛普森因绑架罪等被判33年监禁 | 五角大楼明年计划招募千名外籍医护 |
中日需要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 增强沟通力度

2009-08-26 13:18:06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9年8月26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五次中日联合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

作为“北京—东京论坛”活动的一部分,日本言论NPO组织、《中国日报》网站和北京大学共同实施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在两国同时进行。两国分别在调查过程中对本国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目标群体锁定知识分子/学生以及居民。分别发放问卷千余份,得出中日民众对对方国家的一系列看法与建言。

此次舆论调查涉及到中日两国民众通过何种方式了解对方国家,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闻媒体仍然是两国民众了解对方最主要的渠道,大众传播手段影响力非常大;直接的接触或了解还有待加强。

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大众传播手段获取的信息,还不足以使得中日两国民众对彼此有较深入或客观的了解,因此,两国间的沟通渠道有待改善,力度也有待加强。

一、 新闻媒体——中日两国了解对方的主要方式

从中方调查结果来看,中国的新闻媒体、图书及影视剧作为大众传播手段,其印象力巨大,成为中国民众获取日本和中日关系信息的三大主渠道。其中,新闻媒体仍然是最主要了解日本和中日关系的渠道(学生85.1%,居民93.5%)。而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成为大学生首选的新闻媒体(54.2%),居民更偏好电视这一传统新闻媒体手段(90.3%)。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民众了解日本还有一个重要渠道,则是通过日本的电视剧、电影以及相关情报节目(学生36.4%,居民21.7%),远高于日本民众通过中国电视电影了解中国的比例(知识分子3.6%,居民7.1%)。可以看出,日本的电视电影产品在中国有着一定渗透力和影响力。

附图:中国民众了解日本或者中日关系信息渠道的分布

中日需要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 增强沟通力度
 

总之,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了解依然是间接、有限和初步的,而这与民众了解日本的信息渠道局限性,以及与日本人的直接接触较少有关。与以往相比,这种状况目前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而根据日本的调查,超过八成的日本民众(知识分子87.4%,居民92.5%)了解中国的首要方式,是通过本国新闻媒体,而涉及中国的书籍与电视剧则是另两种方式。日本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直接接触人数过半(55.6%),但民间对中国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多(12.8%);这一数据与中国民众直接接触日本文化的程度相比(学生72.5%,居民12.8%),还是有很大差距。

附图: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或者日中关系信息渠道的分布 

中日需要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 增强沟通力度

二、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深两国了解程度

由双方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出,中日两国民众都对对方国家缺乏深度了解,中日双方需要不断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尽快解决双方民间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大力推动民间交流活动,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民间交流。

在介绍彼此国家的情况和增加相互理解上,中日媒体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中日两国在现阶段都处于转型期,如何把对方国家的转型、变革当中所取得的成绩,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信息客观、如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本着媒体的责任和长远发展的眼光,以一种大智慧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做中日关系发展方向的引导者、中日关系现实情况的反应者,而不是做敏感问题的挑唆者或者刺激者。

如何才能增进中日媒体间的相互沟通,减少误解,增进理解?这确实是中日媒体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我们还注意到,公众对中日/日中双方加强经济合作(包括在资源开发、能源问题方面双方的合作)并从中产生互惠普遍表示欢迎和肯定,同时也并希望通过交流与对话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产生更大的分歧与误解。

同时,在两国关系有争议的问题上保持克制的态度,建立完善双方的高层对话与沟通的定期机制,不断推进两国民间交流活动,进而为两国政治问题和历史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在这次调查中两国民众所表示出的态度与意愿。

我们希望看到中日两国民众在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下,增进理解,为两国之间各个层面的合作制造良好的舆论与社会环境。

(环球在线:陈璐)

环球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环球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环球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球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