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克鸡肉150卢比(1卢比约0.15元),1千克土豆10卢比,1千克白糖30卢比,1瓶矿泉水10卢比……尽管物价水平看上去比中国略低,但印度人民承受的通胀之痛可能更甚。
5月1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印度加尔各答,与多位印度百姓交流,亲历这一排名世界前列的通胀世界。
高物价扰民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最新数据显示,衡量整体物价水平的印度批发价格指数在2010-2011财年累计增幅为8.98%,低于上一财年10.23%的水平。但3月数据为148的印度批发价格指数的增幅还是达到了8.31%,大于印度央行此前8%左右的预期。另据媒体报道,印度4月食品价格水平较去年同期飙涨了17.22%之多。印度总体通货膨胀率从2010年9月的0.5%一路攀升至今年3月的9.9%,创出1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于约4亿日生活费不到1.25美元的印度普通消费者(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来说,如此高的物价显然不能为他们所接受。
“越来越贵。”一位经营阿迪达斯品牌的店主用了个向上抬升的手势,有些无奈地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尤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实在让人有点惊奇。”
“省着点吃,以保证正常的生活开支不受影响。”印度当地的一位媒体人士则略带谨慎地说,“当然,并非只有印度这一个国家深受高物价困扰。”
很多印度人将物价高企归罪于去年40年不遇的大旱和不法商家的囤积居奇。但也有分析指出,印度的物价飙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世界流动性过于泛滥和该国经济发展过热所致。
加息大步走
面对接近10%的恶性通胀,印度央行近期选择了加息。5月3日,印度央行将关键利率上调0.5%。
“之前央行调整幅度都在0.25%左右,0.5%的大幅调整有点让人意外。”在和《国际金融报》闲聊时,印度当地媒体人士认为,此举显示了印度政府抗击通胀的决心。
“为使通胀率在2012年3月降至6%左右的水平,即便会对短期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抗通胀也应优先于保增长。”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日前明确将“抗通胀”定为印度的首要之事。分析人士则指出,印度央行实际上还是希望“本次货币政策调整可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通胀及通胀预期,并有助于保障印度经济在中期持续增长”。
不过,自去年3月以来,印度央行为抑制通胀已连续9次加息,但高企物价并未有回稳迹象。因此,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怀疑印度政府抗通胀的能力,并援引ICICI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普拉桑那的话称,“印度央行手上没有多少可遏制通胀的手段了,加息50个基点表明他们有点孤注一掷了”。
事实上,很多分析人士指出,加息对印度来说确实不是“妙招”,因为他们深受国际油价等原材料高涨所带来的输入型通胀的困扰,经济转型或许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闹“洋葱革命”
印度执政党亦受到了高物价带来的种种压力,直观地说,印度执政党能否顺利执政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印度的洋葱价格。
洋葱是印度人最喜爱的食品,甚至被冠以了“政治蔬菜”的称号。尽管其占印度批发价格指数比重只有0.18%,但洋葱价格的高涨往往代表了政府的更迭――1980年,英迪拉・甘地就有效借用了当时洋葱价格的波动,一举扳倒了执政的人民党;1998年,人民党也曾因没有控制好洋葱价格在地方选举中受挫。如今,印度的洋葱价格较一年前翻了7倍,所以,目前以国大党为首的执政联盟也遇上了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据当地媒体报道,因洋葱价格上涨,1月以来,印度不少地方都爆发了示威游行,这些游行大多为最大在野党――人民党所组织。“当然,游行不只因为食品价格高涨,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政府将大量开支用于国防而没有真正用之于民。”一位当地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对于洋葱价格的重要性,执政党自然看在眼里。继此前印度总理辛格要求农业部长确保洋葱价格的稳定后,印度央行副行长Subir Gokarn日前表示,“随着印度新一季洋葱收获量的上市,及通过从海外进口,印度洋葱价格上涨的势头将非常迅速地得到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