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后,灾区的清理和重建工作全面展开,但福岛核电站形势依然严峻。地震、海啸使日本经济遭受短期顿挫,而持续不断的余震威胁、核辐射、电力短缺等问题长期化,将是影响日本震后经济复苏的更大障碍。
保险赔付额达阪神10倍
库存不足限制制造业恢复
一边是不见减弱的余震,另一边是日本国内处理灾难善后工作的不断推进。据日本损害保险协会估计,最终保险理赔请求可能达到50万件,总额超过1万亿日元(约合118亿美元),是阪神大地震保险理赔金额的10倍以上。
地震及海啸灾难的损失几乎遍及各行各业,并且波及日本大部分区域。日本中央银行――日本银行11日发布的4月份地域经济报告显示,受地震影响,日本全部9个经济区域中,除近畿地区和四国地区外,其他7个地区景气前景均遭下调。
日本内阁府8日公布的“景气观察”指数显示,3月份街头景气判断指数环比下滑20.7点至27.7点,仅为景气合格数值的一半,也是自该数据2000年有统计以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
日本东部海岸集中了大量钢铁、石化、制造业和核电工业等日本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地震及海啸给沿岸产业造成大范围影响。震后一个月,许多企业仍受困于零部件供应不足。
供电能力下滑
日元走低影响企业生产
电力不足也成为日本企业的心头大患。日本政府8日决定,为应对夏季电力供应的巨大缺口,将对企业等用电大户实行“限电令”。根据“限电令”,7-9月用电高峰季,大企业等用电大户用电量必须减少25%,否则将受到行政处罚。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估算,以关东和东北地区为主,今年日本全国供电能力最多将下滑4.5%,供电缺口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3.9万亿日元。其中,矿业、有色金属、服务、零售批发、电子器械等行业受损尤其突出。
近期日元持续走低,也给企业生产和出口带来不确定性。震后,在投机资金炒作下,日元对美元汇率3月17日一度创下1比76.25的二战以后最高纪录,但在七国集团宣布联手干预后,日元开始走低。有“日元先生”之称的青山大学教授榊原英资说,如果海外资金持续流出,几个月内日元对美元汇率可能看低至1比90。
日元走低,原本有利于企业出口,但受地震和电力短缺影响,企业产能受限,出口增量有限,而原料和能源等进口成本上升,反而使企业雪上加霜。
企业开工不足
灾区就业形势吃紧
今后一段时期,灾区为中心的就业形势恐将吃紧。数据显示,重灾区岩手、宫城、福岛三县沿海地区就业人口约84万,占三县全部就业人数的30%。
震后许多灾民丧失工作,流离失所。到3月底,三县劳动部门已受理1.5万件就业咨询。在关东地区和东海地区,一些企业因开工不足开始解雇非正式员工。许多内定今春就业的大学生也被告知取消内定。商报综合报道
相关新闻
福岛附近再地震 核电站暂未受损
日本东北部地区11日下午发生里氏7.0级地震。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部分外部电源供电短暂中断,向1-3号机组注水作业也因此一度停止。但地震未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实质影响。
据日本气象厅观测,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7时16分(北京时间16时16分),震中位于福岛县磐城市西南30公里附近,距福岛第一核电站很近。
东京电力公司说,地震发生后,由于向1-3号机组注水的水泵外部电源出现故障,注水工作一度停止,但是约45分钟后恢复。由于监控1-3号机组注水情况的摄像头出现故障,目前无法确认注水情况。东京电力公司说,第一核电站内放射线剂量没有出现变化,但为安全起见还是让工作人员暂时躲避。此次地震中核电站没有人员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