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85岁英国老人乘筏横渡大西洋|美国发明蘑菇塑料可制作降解汽车零件|英单身女花2万英镑为狗狗举办婚礼|
财经
双刃剑出鞘 欧洲央行踏上艰难退出路
2011-04-08 07:57: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双刃剑出鞘 欧洲央行踏上艰难退出路

新闻分析:欧洲央行缘何加息

4月7日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欧洲央行日”。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法兰克福,聚焦于在这里议息的欧洲央行。特里谢领导的欧元区央行,如期宣布了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的首次加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欧洲央行成立以来首次先于美国加息,也显著领先于英国、日本这两大西方经济体。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此时加息,主要是照顾到德国等核心国家的需要,但与此同时,考虑到还有不少欧元区国家仍深陷债务危机,央行并不敢大肆连续加息,并且还会继续在流动性方面对这些国家提供支持。

“危险的回归之路”

根据央行7日的声明,欧元区基准利率从1%上调25基点,至1.25%。这也是自2008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的首次加息。此次加息在市场普遍预期之中,上周接受汤森路透访问的80位经济学家中,有76位都预见到了这次加息。

至此,在美、欧、日等几大西方经济体中,欧元区成为第一个启动加息的经济体。不过,对于这样的举动,外界仍存有异议。

在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上月初暗示将在4月份加息之后,英国《金融时报》以“欧洲央行踏上了危险的回归之路”为题发表评论指出,鉴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仍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区率先加息可能带来风险。

与美联储不同,欧洲央行的政策目标只有一个:控制通胀。随着经济恢复增长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欧元区的通胀压力正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德国等核心国家。据央行估计,今年全年的通胀中值可能达到2.3%,高于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上限。欧洲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17国3月份按年率计算的通胀率将达到2.6%,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对欧洲央行来说,率先重启加息的风险在于,如果经济状况在未来出现恶化,央行可能被迫重新转入降息,进而有损央行的权威和信誉。就像在2008年7月,也就是雷曼兄弟破产前两个月时,欧洲央行为了应对通胀而宣布加息,但很快,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欧元区开始连续降息,并在2009年5月将利率降至1%的历史最低点。

加息或是双刃剑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德、法等核心经济体的强健也为央行加息提供了依据。作为欧元区的火车头,德国经济不仅成功走出了衰退,更是出现了强劲的增长。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德国工业订单劲升2.4%,延续了近几个月的强势表现。德国的失业率则已降至20年低点。

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指出,对欧洲央行而言,接下来加息的频率比加息本身更为重要。加息本身早已被市场消化。

陶冬认为,欧洲央行这次罕见地比美国早加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元区经济的特殊结构,即德国等少数核心国家主导。总体上,在金融危机后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情况良好,但却是极其不平衡的。在德国等国家,经济甚至出现了“过热”。德国经济研究机构周四发布报告称,欧洲央行的低利率,越来越威胁到德国的物价稳定,薪资的“螺旋式上涨”态势隐现。

因此,为了照顾德国等国家的诉求,欧洲央行不得不尽快启动加息,以遏制通胀压力。

但在另一方面,加息是一把双刃剑,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也会对欧洲经济发展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加息会使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同时抑制消费需求。因此,考虑到葡萄牙、爱尔兰等债务沉重国家的问题,欧洲央行也不能不闻不问。为了抵消加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央行将不得不在流动性等方面给一些“问题国家”提供更大的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央行采取了对抗通胀的强硬立场,但特里谢却并没有大举推行所谓的“退出策略”。比如,特里谢已表示,至少在今年7月之前,央行将继续提供最多三个月的无限制贷款,以满足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需要。

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在高油价冲击全球经济并抑制消费的背景下,欧洲央行的加息会否拖累经济重陷衰退,甚至重新点燃欧洲的银行业危机,现在还不得而知。眼下能做的,就是坐视这场“伟大试验”会带来何种效果。记者 朱周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危险:这火山可能再喷发!
尼拉贡戈山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一座火山,科学预测,它再度喷发是迟早的事,灾难在何时? >> 详细

论坛
日本和服隐藏了什么秘密?
端庄娴雅的和服,是日本女人的最爱。为什么呢?原来这美丽的和服里面,隐藏着秘密。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