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索尼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称,4月1日起,公司将落实一项计划,把全球业务分为两大集团,即“消费类产品与服务集团”和“专业设备解决方案集团”。前者主要包括索尼消费电子与网络服务。比如游戏机、电视、手机、PC、数码影像等产品,以及背后的网络服务平台。后者则包括关键零部件业务,如半导体、电池等关键部件。
新团队新力量
事实上,早在10年前,索尼公司也提出,通过软硬件与内容的集成,打造新的消费模式,它甚至还收购了全球影视企业,获取内容资源。那时,索尼“随身听”曾红遍世界。但之后几年,苹果iPod很快将它打败。
伴随着业务的重组,索尼公司还对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作出了职务调整。索尼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兼总裁霍华德・斯金格,将继续领导公司实施下一阶段的转型,这将是斯金格第二次指导索尼公司架构重组。他表示,两年前开始的索尼转型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此次运营重组将通过突出全公司的共同目标,积极利用索尼的技术优势来加速索尼的增长与创新。
此外,索尼电脑娱乐总裁平井一夫将从4月1日开始担任索尼执行副总裁和代表公司执行官,主要负责消费产品与服务集团的业务,包括索尼所有的消费电子业务,包括电视、家用视频、家用音频、数码影像、电脑、游戏和移动产品,以及相关的网络服务业务。还将管理索尼横向的全球销售及市场平台、共用软件平台,以及公司的设计工作。
在过去两年间,平井一夫成功地将索尼公司的游戏业务扭亏为盈,使得PlayStation Network的全球用户由2009年3月的2000万注册用户增长到了近期的7400万注册用户,并推出了索尼新网络服务平台。
新架构新挑战
对于新高管领导下的两种新型集团模式,索尼集团董事会主席小林阳太郎表示,索尼集团意在进入取得新发展和增长的第二阶段转型期,公司将全力支持斯金格和他新组建的高层管理团队,此次重组的目标是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精彩的娱乐体验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一直以来,斯金格就有着将索尼做成顶尖电子品牌的决心,他一直把苹果视作主要竞争对手。两年前,有媒体曾认为斯金格不会复制苹果的发展战略,而是注重发扬索尼传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而如今媒体皆称,索尼这次重组是以“苹果模式”在挑战苹果。
某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新的架构可以帮助索尼强化旗下消费类产品线的平台统一,但将核心的消费电子业务与网络服务运营业务合二为一的战略,也表明了索尼仍需应对不少挑战。“即使其在游戏娱乐业务上占有优势,也仍要面对微软、任天堂的竞争。此外,在音乐播放器方面,其也一直被苹果iPod所压制,电视业务上则更要追赶一路领先的三星。” (本报记者 潘洁 实习生 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