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美设计能容4万人新“诺亚方舟”|德机场员工枪击美军大巴致两死两伤|英国鼓励人们看航迹云吹泡泡 |
财经>国际财经
新兴市场长线将跑赢欧美
2011-03-02 09:00:11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不断攀升的通胀压力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近来令新兴市场急速降温,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股市却在2011年来一路前行,连续数周跑赢新兴市场股市。新兴市场今年的市场前景如何,资金流出现象还将持续多久,带着这些热点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有“新兴市场教父”之称的富兰克林邓普顿新兴市场基金执行总裁马克・默比乌斯。

资金流出只是短期趋势

中国证券报: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周来资金持续从新兴市场流出;与此同时,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的表现却格外强劲,不断吸引资金流入,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国际投资者将资金从新兴市场撤回发达市场会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吗?

默比乌斯:引发近期资金回流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信心的波动和避险需求上升,但我相信这种现象只是一个短期趋势,而不是一个长期趋势。从长线投资角度来看,新兴市场依然会跑赢发达市场,我十分看好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他们认识到,从整体来看新兴市场成长性远远高过发达市场。对比以往新兴市场牛市与熊市的记录,我们发现从1988年至今,新兴市场的牛市时间平均为69个月;而熊市时间平均仅为14个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2010年新兴市场规模增长了7.1%,2011年增速也将高达6.1%,其增长速度将是同期发达市场的3倍左右(发达市场2010年和2011年的规模将分别增长2.7%和2.2%左右)。资金从发达市场流入新兴市场的趋势将是长期的。

此外,国际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识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以往新兴市场的CDS(信贷违约掉期)价格高过发达市场的CDS,如今,包括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在内的一些欧洲发达市场的五年期CDS价格已经超过了泰国、俄罗斯和菲律宾等新兴市场的五年期CDS价格。引发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新兴市场的负债占GDP比重已经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主要发达市场的负债比例,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和巴西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都是全球外汇储备的持有大户。

当然,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信心短期可能会出现波动,尤其是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时候,国际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可能会上升,将资金暂时从新兴市场撤回发达市场,引发新兴市场调整。

市场尚未进入泡沫时代

中国证券报:近期新兴市场通胀压力明显加剧,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开始采取加息和紧缩信贷政策以对抗通胀,引发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担忧,您如何看待新兴市场的通胀风险?

默比乌斯:通胀确实是2011年新兴市场的主要潜在风险之一。今年许多国家都会面临通胀压力,尤其是食品通胀压力,但是,对于新兴市场来说,这一压力格外明显,因为新兴市场的低收入人群明显多过发达市场,而食品通胀主要影响的就是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目前许多新兴国家已经开始通过加息来调控通胀压力,但是,加息会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引发该国货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令一些出口依赖型的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因此,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又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本币升值。如何管理通胀又不危及经济增长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问题,也是2011年新兴市场面临的一大主要挑战。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一风险的演变。

中国证券报:从估值角度来看,在经过两年的上涨之后,目前新兴市场的股票是否已经太贵了?

默比乌斯:一些股票的股价确实已经太贵了,但从整体估值来看,新兴市场企业的PB数值仍然处于历史水平的中值附近,尚未进入泡沫区域。

当然,现在的估值比起2009年来说已经贵了很多。所以,选股策略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采取的仍是长线投资策略,使用各种方法挑选出5年之内投资回报潜力最高的优质股。

看好商品和消费概念

中国证券报:新兴市场的表现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分化,在您看来,2011年哪个新兴市场的表现可能最好,哪些市场有可能会表现落后?

默比乌斯:从我们基金目前的投资比重来看,我们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主要分布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韩国和土耳其这几大市场。我们也没有刻意回避哪一个新兴市场,相反,我认为许多新兴市场都存在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从行业角度看,您今年最看好新兴市场的哪些行业?

默比乌斯:我们今年的两大投资主线是商品和消费。我们预计,由于需求不断上升,而供应却缺乏弹性,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长期持续上升趋势,因此,我们非常看好一些大宗商品行业相关的公司,比如跟能源、矿产和农产品相关的公司。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新兴市场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新兴市场消费需求十分强劲,不少消费行业有望从中获益。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关注的消费不仅包括汽车和零售这样的消费品行业,也包括服务行业的机会,比如金融业和银行业。我们更加青睐产品利润率足够宽裕,能够对抗高投入成本的公司。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罕见巨型钻石 无人敢定价
科拉落日石的色泽如此饱满在天然钻石中实属罕见,重量超过100克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详细

论坛
美国最贵住宅区豪车满街飞
比弗利山庄有“全世界最尊贵住宅区”的称号,是洛杉矶市内最有名的城中城……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