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季度大宗商品涨势日渐乏力之后,不少业内人士对二季度商品走势日趋谨慎。但多数国际投行认为,在中国需求带动下,宏观经济和大宗商品仍然向好。
一季度涨势渐趋温和
在2009年取得最大年度涨幅之后,因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以及原材料需求将继续得到改善表现较为乐观,2010年一季度多数商品继续反弹。另外,作为基本金属以及粮食产品等多数商品的最大消费国,一季度中国进口强劲,“中国因素”令国际商品多头依然信心十足。
统计显示,与2009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上多数商品涨势渐趋温和,代表一揽子商品的CRB指数更是下滑3.4%,为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下跌。其中,天然气、原糖、小麦以及玉米等期货品种大幅下跌拖累了CRB指数走势。
就具体品种而言,用于制造不锈钢的金属镍领涨商品市场,一季度镍价涨幅已接近33.24%,为2009年第二季度上涨56%之后取得的最大季度升幅。据分析,一系列罢工事件、新建项目推迟以及产出问题令镍价得以飙升,市场也在4年中首次出现供应短缺局面。
一季度纽约原糖期货以38.87%的跌幅位居榜首,接近该品种此前在1985年二季度创纪录的跌幅——39%。有分析人士认为,预计今年巴西糖产量将十分庞大可能是主要原因。原糖期货曾在2月初触及29年来高点,因主要生产国巴西和印度产量令人失望导致全球供应紧张。
国际投行继续看多
虽然不排除大宗商品价格有继续上涨可能,但未来大空间需要用更长时间及更曲折的波动来完成,因而对于当前行情,投资者更要谨慎,不宜盲目看涨。
首创期货分析师刘旭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2010年二季度大宗商品市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于:2009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回报已经过高,2010年经济逐步复苏,至二季度带来的实际消费情况能否符合市场预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金回报过高后的投机资金轮动,仍待观察;中国、印度等国家内需投资带动的价格上涨将使得二季度通胀预期在某些阶段波澜再起;大多数商品市场看上去供给相当充足;原油库存充裕,大豆和小麦市场的结转库存预计在2010年二季度逐步增加,这都将对涨势形成压制。
但不少国际投行继续看好商品走势。高盛近日表示,中国需求仍然是宏观经济和大宗商品指标走强的主要推动力。而且,近期商品市场的变化正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正在改善,因为新兴市场强劲走势开始提振发达市场经济,发达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显现出复苏迹象。
高盛继续看好石油和铜,并建议投资组合里高配大宗商品,还表示2010年原油、铜、玉米和铂上涨可能性最大。
此外,美国银行——美林亚太区大宗商品部主管Diego Parrilla表示,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继续改善,大宗商品投资需求旺盛,原油、铝、铜以及黄金等商品价格有望在2010年扩大涨势。
摩根士丹利商品研究主管侯赛因·阿里迪纳则认为,对于2010年的大宗商品投资,最看好原油前景,而所有支持油价的因素也支持铜价上涨,铜是基本金属投资的首选。侯赛因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导致的需求增长,以及商品供应受到限制,商品仍然是2010年投资者的热门选择,而白糖也是首选之一。(王超)
[!--empirenews.page--]
一季度国际大宗商品涨跌统计
品种 1月1日 3月31日 涨跌幅度(%) 涨跌(美元) 单位 交易所
(开盘) (收盘)
大豆 1043 940 -9.88 -103 美分/蒲式耳 CBOT
玉米 415.6 345.4 -16.89 -70.2 美分/蒲式耳 CBOT
小麦 544.6 450.4 -17.3 -94.2 美分/蒲式耳 CBOT
豆油 40.35 38.41 -4.81 -1.94 美分/磅 CBOT
棉花 75.9 80.55 6.13 4.65 美分/磅 ICE
原糖 27.14 16.59 -38.87 -10.55 美分/磅 ICE
原油 81.51 83.76 2.76 2.25 美元/桶 NYMEX
铜 7405 7812 5.5 407 美元/吨 LME
铝 2248 2323.25 3.35 75.25 美元/吨 LME
锌 2588 2370 -8.42 -218 美元/吨 LME
镍 18800 25050 33.24 6250 美元/吨 LME
锡 16875 18450 9.33 1575 美元/吨 LME
铅 2464 2150 -12.74 -314 美元/吨 LME
黄金 1094 1113.3 1.76 19.3 美元/盎司 COMEX
白银 17.02 17.51 2.89 0.49 美分/盎司 COMEX
美元指数 77.88 81.07 4.10 3.19 点 ――
CRB 286.79 273.34 -4.69 -13.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