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融资则最得天时地利,期间楼市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至2007年底,其两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近3倍。2007年公开增发和2008年的公司债,大大减轻了万科因2007年所犯错误,及陡然转向的楼市带来的压力。
万科融资的故事 两次融资促成涉足房地产
1988年,万科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由此获得了2800万元资本金。彼时的万科所有资产不过为三个来料加工厂,据万科1988年的招股说明书,其时融资的募投方向在扩大其原有的加工能力上。不过,也正是在这一年的11月18日,万科2000万元购得一块土地使用权为50年住宅用地,并在随后的12月,再次中标拿下另外一块地。
1991年万科在深交所上市融资所获1.3亿元人民币,借该次新股发行所获资金,万科开始在上海等东南海沿海不断圈地。
1993年,万科在争取发行可转债未果之后,借道发行4500万B股融资4.5亿港元。实际上,正是这笔资金使得彼时的万科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其房地产业务仍然获得长足的发展。此后的三年,万科逐次退出其他业务,确立房地产为主业。1993-1995年三年间,其主营业务增长率分别为63.91%、13.24%、22.50%。
两次配股和两次增发
时隔四年,万科采取配股融资近3亿元,从1997年的公告看,万科其时资金投向主要为深圳的两个项目及增加土地储备上。在配股前一年1996年,万科整个经营已经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当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猛降21.68%。不过借助配股募集的3亿资金,之后的1997年、1998年、1999年,其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5.37%、15.33%、27.90%。
两年过后,万科再次实施配股方案,募集资金达到近6亿元。所拟投方向主要为位于深圳、北京、上海等三个居民住宅项目。其时房地产整个行业形势并不乐观,一边是国内商品房高库存,另一边是持续下降的房地产价格。尽管如此,万科借助募集所得资金的支持,得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2006年初,万科在其2005年年度报告中提出,年内新增1000万平方米的项目储备。万科2006年三季报已将其当时资金所承受的压力表露无遗,其资产负债率达72.1%,比2005年度末提高了11.1个百分点。
2007年底的融资规模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次加码,从募集资金投向看,其转战二线城市的迹象更为明显,投向的十一项目,其中七个位于二线城市。正是依赖于本次高价增发所获近百亿资金,万科2008年在已深陷调整的房市氛围中,仍然大举拿地,全年新增项目17个,总规划建筑面积422.8万平方米,其中绝大部分为前三季度所得。
如果说2006年的增发给万科带来了实质增长外,2007年底和2008年8月实施的融资则更多是为其2007年所犯错误买单。在地王频出的2007年,万科亦多次高价地,这直接导致其2008年年报,不得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十三个项目,跌价准备总金额达到12.41亿元,其中十一项目为2007年购入的高价地项目。
(来源:新浪财经 编辑: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