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英警方训练活动遭泄密 牛津街枪手在逃|萨科齐“割地口误”惹众怒|德国男子向美走私数百只活蜘蛛|
博览>资料库>新鲜报>大千世界
经济萎靡 韩国“三世同堂”大家庭再流行
2006-11-23 09:53:01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经济萎靡 韩国“三世同堂”大家庭再流行

资料图片: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剧照

经济萎靡 韩国“三世同堂”大家庭再流行

资料图片: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剧照

经济萎靡 韩国“三世同堂”大家庭再流行

环球在线消息:独立空间、自由生活,这些字眼是现代韩国年轻人经常提到的字眼。但他们没想到,“三世同堂”这种曾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大家庭”现在竟再次风靡韩国。

韩式“大家族”又回来了

在80年代以前的韩国,大家族的生活模式非常流行。那时候典型的韩国家庭通常是由居住在一起的几代人组成的,成员有十几口甚至几十口人,就如同曾在中国热播的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一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韩国的家庭规模也同世界各国的家庭规模一样,呈现出由大到小的趋势,目前,“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并不多见。但是,最近“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大有复苏之势。由于无暇照顾孩子、许多独立出去的年轻夫妇又搬到了父母家附近居住。

“大家庭”给韩国社会结构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它甚至使房地产商改变了住宅的户型结构。一家房地产公司将即将出售的住宅的一二楼设计成复式结构,便于三代人住在一起。房价比其他房子贵一些,但很受双职工的欢迎。对此,人们不禁惊叹“大家族”又回来了!

孩子成为“大家庭”纽带

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愈来愈多的韩国人感到“日子不好过了”。随着生活费、教育费和住房价格的不断上升,丈夫一个人的工资已很难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这使韩国妇女不能再做“全职太太”,而是选择外出工作。这种情况让韩国的双职工家庭数量直线上升。对于有了孩子的双职工家庭来说,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照顾孩子。由于托儿所费用很高,许多从大家庭独立出来的夫妇又搬到娘家、婆家附近并把孩子托给家人照顾。

《朝鲜日报》和EMBRAIN调查公司于本月7日至9日对308对双职工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26对因育儿问题居住在娘家或婆家附近。64岁的退休税务师洪一铉家住京畿道盆唐野塔洞,洪先生膝下一男三女,都已成家,目前三个女儿都搬到了娘家附近,一家人重新聚到一起。小女婿家原来住首尔龙山,今年初搬到丈母娘家附近。

他说,和大姨子们近处生活有不少好处。洪一铉的3个女儿都是双职工,4个外孙都由老伴照料,每个月女婿要给每个孩子上交50万韩元(1人民币约为130韩元),4个孩子一个月就是200万韩元,相当可观。把孩子交给父母,可谓一举多得。既可以安心上班,还可以节省数额不菲的保育费。据调查,韩国大部分职业女性将月薪的1/3用于子女的保育费。此外,由于多数家庭住房都是小户型,如果把父母接过来照顾孩子,就很拥挤,搬到父母家附近住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住得近了,新矛盾也来了

与父母住得近确实有很多好处,孩子可以受到悉心照料,下班后还可以吃到可口饭菜。但是日子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俗话说“丈母娘疼女婿”,但是现在丈母娘挑女婿刺的事却经常发生。卢先生2年前搬到了岳父家附近,他逢人便说“尽量不要让丈母娘帮看孩子”。

卢先生抱怨说:“每天晚上到丈母娘家去接三岁的女儿时,总会被丈母娘挖苦,真是忍无可忍”,原来丈母娘疼女儿,认为是女婿没出息才害得女儿到外面上班受苦。今年8月,大韩家庭法律福利咨询员对519件夫妇咨询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以“受到配偶或丈母娘家的不公待遇”而要求咨询的就达89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足足2.2倍。

(作者:王轶锋 编辑:王晶 来源:新华网)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蛇肉汉堡”血腥制作过程
在印度尼西亚,有一种美味的“蛇肉汉堡”正在出售,在它的背后有你无法想象的血腥制作过程。 >> 详细

论坛
中国时尚界十大第一人物
改革开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时尚界也开始起步,如今已经有十大“第一”出炉。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