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北京,丰台区的南苑棚户区对接安置房项目工地上,49岁的四川籍建筑工人老蔡正拧转铁丝、绑扎钢筋,“再过2个月,北京天寒地冻的,就不适宜施工了,我们要赶在封冻前按期完成绑钢筋的任务”。
提前超额完成计划自增压力3万套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北京市保障房建设已经筑就了高起点。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杨斌告诉记者,北京市年初计划保障房开工量为20万套,前9个月开工量已高达21.8万套,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初的计划。
10月初,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年底前再开工建设3万套保障房的计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明确提出,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实现人们住有所居的梦想。北京市有决心、有信心成为落实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保民生的首善之区。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区县两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保障房建设,多个区县今年的保障房开工量均超出了年初计划。如大兴区今年的保障房开工目标是23300套,目前已开工24844套;丰台区保障房开工任务是27599套,目前已开工28382套;房山区保障房开工任务是8000余套,目前已开工1万多套。
大量保障房开工建设直接带来了市场反应,稳定了商品房价格。今年1月,北京市保障房预售总面积为20.6万平方米,而该月商品房预售面积之和只有14.4万平方米,这是12年来北京保障房供应量首次超过商品期房。截至目前,北京市新建保障房仍在持续强劲吐盘,同时预计四季度也会有大量公租房进行配租。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季度以来北京郊区部分楼盘价格下跌,有力支撑了政府对楼市的宏观调控。
建设保障房最终受惠的还是老百姓。在北京市房山区西悦雅居两限房选房现场,记者看到,北京市民孙峰一大早就选到了一间86.92平方米的两居室。他说:“一家三口人现在住16平方米的平房,眼看孩子长大了,家里也住不下了,这回真是舒了一口气!”